當地時間3月19日,世界銀行發布報告稱,持續惡化的氣候變化可能將對全球超過1.4億的人口產生

影響,預計到2050年,這些人口都將被迫從他們現在的家園遷徙,這將引發全球性的氣候難民潮。

各種難民潮的合流,全球各國壓力山大

該報告稱,氣候變化帶來的日益嚴重的問題包括淡水資源缺乏、糧食作物歉收、海平面升高和

暴風頻繁等。這些問題將對非洲、南亞和拉丁美洲這三個發展中區域的人口影響最大。如果從現在

起不從全球和全國範圍採取行動,當地的數億人口最終都將淪為「氣候難民」。而這些「氣候難民」

又將和現在已經在全球因為經濟、社會、政治、戰爭等原因產生的難民合流,對世界各國產生更大

壓力。


而一些非洲國家目前已經在為氣候變化付出沉重代價。據英國《衛報》2017年11月的一篇報道指出,

氣候變化造成非洲多國糧食短缺,許多父母不得不提早把他們的幼女嫁掉,以馬拉維為例,雖然馬拉維

已經立法規定低於18歲的女孩不得結婚,但在現實面前,當地仍約有150萬女孩有為了糊口被迫

結婚的危險。

世界銀行首席執行官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報告和現狀對

全球各國都敲響了警鐘。「我們現在只有一個小小的時間窗口了,必須在氣候變化的影響深化前,

為即將到來的新現實做好準備,」她說,「大城市需要做好面對大量湧來的農村人口的準備,包括

提供足夠的教育機會、就業訓練和工作機會。這些準備將產生長期的效益。同時,究竟是留在原地

還是選擇遷移,應該為這些受人們提供充分的信息,讓他們可以做出正確決策。」

氣候難民危機,該怎麼解?

擁有25年自然和環境研究方面的專業經驗、也是該報告的直接負責人Kanta Kumari Rigaud也表示,

「如果城市不做好準備,那些從農村湧入城市的『環境難民』將會遇到更棘手的危機。我們已經可以

預見到為了越來越稀缺的資源而產生的更多衝突」。

「但這絕不是必然發生的未來,」她說,「當氣候變化造成的遷移成為現實,這並不必然成為

一個危機,只要我們應對得當。」世界銀行報告提出了三大主要應對方法:

1)全球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降低對氣候產生更多影響,進而減少環境遷移人口總量。

2)各國修正現有發展規劃,把氣候遷移的整個周期(即遷移之前、期間和之後)列入考量。

3)各國提高對數據分析的投入,充分理解在本國範圍內,氣候遷移的趨勢和軌跡。

世行報告稱,如果全球各國可以協調共同行動,原本預計受影響的1.4億人中80%或許可以

不用被迫遷移。

不合作的美國,要不要回歸巴黎協定?

全球各國共同協作最好的體現就是巴黎協定了。該協定於2015年達成,2016年11月生效,

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

旨在限制因氣體排放而造成的全球溫度上升。但是總有個別不肯合作的特例。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017年6月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震動全球。「巴黎氣候協定旨在束縛美國,

使美國貧困,並使美國商界處於不利地位。」特朗普當時說,「巴黎協定將使美國國內生產總

值減少3萬億美元,並使工作崗位減少650萬個,但競爭對手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的相關待遇卻好得多。」

對於氣候變化本身,特朗普多次表示這是一個騙局。但是今年1月,善變的特朗普又表示,

美國可以考慮回到巴黎協定。但他究竟是隨便說說還是認真的,目前仍無定論。作為超級大國,

美國有必要加入到抵禦氣候變化的行列中來,但是全球的氣候問題不是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改變的,

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