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3月6日發表題為《如果中國避開陷阱,將讓西方顫抖》的文章稱,中國正在努力避開中等收入陷阱。如果這條巨龍成功避開陷阱,歐洲、美國、日本或者韓國將在高科技產業中直接面對來自中國的競爭。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933501_1.html/ ]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報道截圖

文章稱,中等收入陷阱已經影響了數十個國家。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些經濟體在經歷一個高速增長階段(通常以投資增長為基礎)之後,達到而後長期停留在中等收入階段,原有的發展優勢逐漸消失,遲遲無法進入高收入發達經濟體行列。其主要原因是,在高速增長階段內沒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文章稱,中國在不到40年時間裡,從一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僅為250美元的農業國變成了人均GDP達8000美元的工業大國。以輕工製造業為主的發展階段已經碰到了“天花板”,北京現在正試圖轉型成在技術上領先的經濟體。

▲圖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文章提到,中國已經開始對美國矽谷和德國、日本、韓國最重要的產業形成挑戰。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在一份報告中提醒,“中國製造2025”涵蓋了所有推動當今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高技術產業,如航空航天、工業機械、機器人、電動汽車、醫療設備等。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文章稱,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將成功跨越陷阱,而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將影響和塑造全球范圍的產業結構和競爭格局。相當數量的中國企業將變得非常有競爭力,並將成為全球創新的領導者。

延伸閱讀

中國找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道

中國是否面臨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跨越?近年來對此眾說紛紜。我們於研究中形成的基本認識,是絕不認同“中等收入陷阱”是偽問題的“否定派”觀點,也不贊成認為跨越陷阱毫無懸念、指日可待的“樂觀派”觀點。

雖然中國拜改革開放之功已成功跨越“下中等收入陷阱”,但當前站在“上中等收入陷阱”邊緣,“黃金發展期”特徵正在消退,“矛盾凸顯期”特徵日益顯著,近年來經濟增長正步入新常態,形成一系列的糾結和兩難:現階段中國經濟必須守住“可接受區間”的速度底線,嚴防“翻車”危機;同時在“去槓桿、穩物價”和“保就業”之間、“去產能、去庫存”和“保穩定”之間權衡,在“有效市場”和“有為、有限政府”之間兼顧與結合。

在“改革”和“社會矛盾累積”這兩只老虎的賽跑中,我們唯有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保證它跑在前面,從而化解種種矛盾和風險的威脅,才能引領新常態而力求跨越“上中等收入陷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