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為厚古薄今?
厚古薄今,顧名思義,就是貶低你現在所能看見的,離你時代近的作品,而去讚揚那些古久的、時間久遠的藝術作品。
也就是說,在書法中,我們會認為王羲之寫的書法,永遠比其他人更好,甚至沒有人可以超越王羲之。
即便是在今天的中國,即便是可以出來一個超越王羲之的人物,但是我們仍然會說,你看,還是王羲之寫的字好。
這樣的評價,或者說這樣的行為,就是厚古薄今。
二、我對「厚古薄今」的態度
你如果問我,我是不是一個信奉這樣一套思想的人。
我只能說,曾經的我,是無比的迷戀和相信的;但是後來,我對這一套漸漸產生了厭煩,甚至我有一段時間一度認為,王羲之不過爾爾。
但是,現在的我,既是相信這一套思想的人,也是不相信這套思想的人。
你也許會指責我,為什麼這樣矛盾、不統一,甚至耍滑頭。但是這就是我真實的想法,我深深的知道這套思想好的一面,也懂得因為這方面的好,所導致的不好的一面。
...
因此,就像硬幣同時存在正反兩面一樣,正面和反面都是存在的,當你以自我的方式確定了正面的存在,也就宣告了反面的誕生。
三、反「厚古薄今」和當代藝術
回到這套思想所要表達的內容上來看,它無非是以時間為尺度,衡量過往的一切。所謂厚古薄今,就是越經得起時間檢驗的,越久遠的,就越好。
但是,以西方為主的,主流藝術觀點恰恰相反。尤其是在現代西方藝術界興起的種種藝術運動中,對於過往歷史的態度顯得更加平等。
西方種種藝術思潮,都是建立在「反厚古薄今」這一套理念之上的。他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流逝,好的東西並不一定就能顯現出來,而時間不是衡量藝術的尺度。
在他們看來,達文西最傑出的畫作和一個鄉下農夫隨便信手塗鴉的畫作一樣是具有價值。
尤其是在崇尚個人自由主義的西方,每一個人的價值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平等也就誕生了。這樣才會產生我們上面所說的「達文西和農夫是對等的」這樣古怪卻在西方無比正確的觀念。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的理念就是對厚古薄今的一種挑戰。
如果按照西方的邏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個剛剛學會寫毛筆字的孩子和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張旭寫得書法是一樣具有價值的,是充滿美的,也是在地位上平等的。
四、中國人的觀念
這樣的邏輯,對於中國人來說,實在是無法理解。尤其是擁有傳統儒家思想、階級觀念的我們,更難以想像這樣的平等,在某種程度上,是何等的荒謬。
看似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觀念,實際上是背後文化因素所導致的結果。
當然我在這裡並不是說贊成某一方,而是就事論事,如果以西方的觀念來看厚古薄今,當然可笑,並且違背他們價值觀。
但是中國人卻認為「今人書法與王羲之的書法是平等的」這樣的觀念如此荒謬,甚至是不可能的。
五、孰是孰非?
要我看來,這兩個觀點都對,很難講哪一個觀點就完全沒有缺陷。
先來說說反對厚古薄今的一方。
好處是很明顯的,藝術自由得到了極大的發揮,自由度大大擴張。
每一個從事藝術工作的人,都仿佛有了畢卡索或者梵谷那樣的身份和地位,這樣也激勵他們不斷的,在反對、推翻權威的道路上,在否定之否定的藝術道路上,將藝術領域不斷的拓寬、延展,成為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門類。
但是,與此同時,藝術更多的淪為了理念、思想的附庸。形式越來越變得不重要,技巧也變得無足輕重。一個學習繪畫的藝術家,可以不懂的筆法和顏色理論,隨意揮筆灑下的墨點,就是一副所謂「藝術畫作」了。
甚至在一張沒有任何顏色的紙張上,也可以誕生所謂的「極簡主義」式的理念。
與此同時,解讀藝術的可能性正在大大降低,藝術越來越讓人看不懂,更沒有辦法解讀。甚至藝術家自己也拒絕別人進行解讀。
這樣,你既可以理解為藝術是高深莫測的,難以理解,也可以理解為是藝術家們故作姿態、故弄玄虛,遊戲的心態正在蔓延。就好像美食家在品嘗一道菜的時候,總是感覺這倒調料缺少了什麼,往往這個時候,就會來一句,再加一勺某某某,再來一點某某某。
但是究竟這樣做對於這道菜有何本質上的改變呢?
可能一點都沒有。但是美食家就是要這樣做。
中國人一直以來就有的藝術觀念,其好處在於,好的東西永遠是好的東西,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被其他事物淹沒。
比如王羲之,至今還是中國書法上一個高峰,一個代名詞。可以說無人逾越的高峰。
但是壞處就是,好的東西永遠好,也就讓其他的人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厚古薄今讓我們匍匐在古人面前,卻從未繞到他們身後,去看看前面的風景。
所以,也就很難有進步,有創新,有新的東西和藝術主張出現。
這大概是中國書法中一個比較矛盾的存在。
既要尊重前面的人,又要否定他們才能往前走。
六、到底聽誰的?
同意厚古薄今或者說反對厚古薄今都是有道理的。
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一個好的藝術理念應該是將兩者相結合。
比如,在我們評價一個人書法藝術作品的時候,我們必須看到每個人在作品裡所體現的美和閃光點在哪裡,充分的肯定每一個人的價值和藝術地位。
但是又不能太過於高捧今人,而是要看,他到底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嘗試和創新,並且在人們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或者說,對於今人書法的成就,不輕易下結論,過分的讚譽或者貶損都是不對的,不正確的。
用一種溫和的眼光。慢慢審視,靜靜品味,然後把評價交給時間,相信歷史和時間最終可以淘出真正的藝術瑰寶。
是金子的藝術作品,總會發光。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