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家長們最常遇到的問題,小寶寶患了病,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發燒。發燒很容易被察覺,父母的注意力也很自然的被它吸引,尤其當體溫升的比較高時,家長的緊張度也隨著升高,家長的情緒可以說是隨著體溫的上下而起伏。
事實上溫度的高低並不能表示得病的輕重。照顧寶寶生病時,最要的是要找出真正造成發燒的原因,才能下正確的診斷。
勿用錯誤觀念照顧發燒寶寶
發燒恐懼症,中外皆然,父母特別擔心發燒會有不好的結果,會燒壞腦子,以後會智力不好、學習不好,沒盡到保護幼童的責任,不趕快退燒,體溫會一直上升。寶寶燒不退,四處就診或購藥,要求醫生給予特效藥(如打點滴)迅速退燒,藥可能越加越重,以為暫時不燒了,疾病就控制住了。
許多父母是以錯誤方式來照顧發燒的孩子,例如:加蓋棉被悶出汗來、用冷水或酒精擦拭身體、睡冰枕、發燒38℃以下立刻吃退燒藥或使用退燒塞劑,以及兩次退燒藥的間隔時間太短等等、這些都是不對的。
相對也有寶寶反覆燒一週,驗尿檢查才發現是泌尿道感染,而且併發有尿路迴流,難怪以前時常發燒當感冒治療,退燒消炎藥吃吃就好,反反覆覆。發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會引起發燒的嚴重疾病(如腦膜炎、腦炎),應對症治療,不要一味的退燒,忽略了真正的「病因」,卻延誤了疾病的治療。
發燒的原因
首先就發燒的成因來看,90%以上的感冒發燒原因是病毒感染,人體在受到外來物入侵時,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會提高體溫,使免疫功能啟動,新陳代謝加速以產生抗體,同時高溫環境也有殺菌的效果。因此發燒可稱為身體自我保護的機制。
生病寶寶的觀察重點
除了注意臨床症狀(咳嗽、鼻水、腹瀉等)有無加重外,要觀察寶寶有無病容,如果越來越疲累要特別注意。此外,體溫偏低(36℃以下)也是不正常,有些是退燒藥使用過度,有些是嚴重感染如敗血症,要特別小心。
發燒處理步驟
發燒本身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尋找病因,予以治療。一般感冒均會有二至四天發燒,如果活動力佳、進食正常則不必太擔心。但需注意感染有無惡化或發生併發症的情形,如嬰幼兒出現哭鬧不停、活動力差、高燒不退或不肯進食、抽搐等,應速就診。
新生兒發生發燒的狀況時,應儘快送醫診治,請醫師協助找出造成發燒的原因,好對症下藥;若持續發燒,可先用物理降溫的方式處理。但切記送醫前先做基本退燒處理。
通常一般濾過性病毒感染不需使用抗生素就會痊癒,不應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反而易於造成抗藥菌種之衍生。一旦醫師建議使用,應仔細討論使用適應症及使用時間。
發燒是一個很好的警訊,表示身體正在和外力抗爭著,發燒也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可以做為就醫的一個訊息,小孩發燒,急的都是父母親,但千萬記得,沈著的態度,也可以安撫孩子的心,不要讓發燒中的孩子也感染到父母的緊張焦慮,反而更不好。
小孩發燒,只要不燒到四十一度七以上,基本上是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而有時可能會伴隨著熱痙攣,就要勞煩父母多加費心了,因為這種持經幾分鐘的情況才有可能傷害到孩子,五歲以前的孩子在發燒時均有可能出現這種熱痙攣情況。
所以記得,上升的東西終究會降下來的,小孩的體溫也是如此的,因此,在發燒時的就醫及照顧,就得父母親多多的注意,對抗發燒,依循著兩種機制走就對了:減少產熱及加速散熱,還有一顆沈著應對的心,才是對孩子最有幫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