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際穴為手太陰肺經的滎穴,「滎主身熱」,五行屬性屬火,此穴可清肺泄火,治療風熱犯肺或痰熱壅肺,肺失肅降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胸痛,對因聲帶發炎而致失聲,具調理作用。

養肺金、生腎水

攤開手掌,掌心靠近拇指處肌膚顏色泛白、肌肉隆起,叫大魚際。而拇指根部與手腕連線中點,就是魚際穴。魚是魚腹;際指邊緣。《黃帝內經明堂》記載此處肌肉豐隆、形似魚腹,又當赤白肉際相會處,得名魚際。

體質偏熱、易口乾上火者,平日可多按摩魚際穴,中醫認為肺、腎是津液生成與運化的角色,以五行而言,肺屬金、腎屬水,而肺金可謂腎水之母,按揉肺經的魚際穴,可養肺金、生腎水,達成中醫所謂的「金水相生」,緩解口乾舌燥。

提升免疫力,解脾胃虛寒

十指齊下的按摩能增加血液循環及免疫功能,中醫師廖桂聲建議,平時可互相搓揉兩手魚際穴,摩擦到熱,有預防感冒的效果。冬天是儲備身體能量、調整孩子體質的最佳時機,只要保養得宜,就能滋補腎氣,不但少生病,還有助生長發育。可用拇指按壓孩子手掌的魚際穴或揉捏食指,能提升孩子的免疫力,中西醫師黃子玶提到。

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補充,脾胃虛弱的人,通常大魚際底部會泛青,大魚際正是脾的反射區,將整塊大魚際搓紅、搓熱也能暫時緩解脾胃虛寒的症狀。如果開會或重要場合,忍不住打哈欠或打瞌睡,也可以按摩魚際穴,增強脾胃功能,避免昏沉。

位置

拇指本節後凹陷處,約當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適應症

失音、頭痛、眩暈、腦充血、胃出血

自我按摩

以拇指在另一手魚際穴附近上下推動或垂直輕按1~3分鐘,按完一側再換邊。

也可將雙手魚際穴相互輕敲至掌緣發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