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對愛負責,就是你在愛的催發下不斷完善和提升,逐日具備讓對方和自己幸福的能力。包括經濟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



魯迅寫過一個愛情故事,叫作《傷逝》,講一對私奔同居的年輕男女,男的叫涓生,女的叫子君,都是新文化運動里的新青年。

子君經常拜訪新青年涓生,聽他講述新文化、新道德、新觀念,欽慕慢慢轉為愛慕,便與涓生一起尋住所、籌款子,並不顧親朋的反對而同居,建立小家庭。但子君很快就陷入家務之中,他們的愛情也未能時時更新、生長、創造。

不久,涓生為當局所辭,他們便生活無著落,涓生對子君的愛情也隨之消減以至最後消失,最後兩人一死一傷,落得個悲慘結局。

從前只覺得是那吃人的社會葬送青年人的大好前程,待到自己也談過戀愛,才懂得停滯不前的愛情有多蒼白無力。

故事裡的子君得到涓生的愛後,便不再讀書、思考,而是安於家庭小婦人的角色,終日養雞燒飯,斤斤計較著房東太太的一言一行,將自己活成了一個繞著家庭轉的平庸女子。

涓生呢,雖然發奮地翻譯著作品,也寫著小說詩歌拚命投稿掙錢,卻在日復一日的貧窮困窘里嫌棄起日漸落後的子君來,甚至生出躲開她的心思。

拋開魯迅先生的創作大背景和深意不談,我們單純從愛情的角度分析,便可一眼看出,反覆消耗著兩個人的愛情,註定要走向毀滅和死亡。

正如有句話說的:好的愛情,是你通過一個人看到整個世界;而壞的愛情,是你為了一個人捨棄全世界。

少年時我也將愛情視為飛蛾撲火的遊戲,渴望用燃燒自己犧牲自己來表現愛得轟轟烈烈,那種毀滅式的愛情帶著粉身碎骨的悲壯美麗,最能滿足年輕人對愛的浪漫幻想。

可當漸漸長大,看過世間百轉千回的愛情,我才明白愛一個人的最好方式,是與他攜手向著更遠更明亮的地方去。畢竟我們相愛的目的,是讓雙方都獲得幸福,實現價值。

好愛情讓人成長,壞愛情則讓人淪喪。

鄰居家有個貌若天仙但驕橫跋扈的姐姐,談了好幾次戀愛,對方都被她的壞脾氣和小心眼嚇退。眼看著即將奔三卻待字閨中,可把父母親戚愁壞了。

想不到的是,這位蓉蓉姐在朋友的婚禮上和伴郎一見鍾情,迅速墜入愛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據說小伙子在銀行上班,家境不錯,也是被寵著疼著長大的,性子難免就有些急躁,發起脾氣來如同狂風暴雨傾盆而下。開始時雙方父母都捏了一把汗,對這段戀情並不看好。

沒想到兩人吵鬧好幾次,分分合合走了兩年多,最終還是攜手進了圍城。偶爾聽鄰居提起,總是滿懷欣慰地稱讚,女兒懂事了很多,女婿也成熟了不少,小兩口過起日子來,倒也有商有量有說有笑。

我想像著蓉蓉姐曾經張牙舞爪的模樣,不由得啞然失笑。

愛情最美好的狀態,或許就是我們都能為了對方來一番徹徹底底的斷舍離,將骨子裡的乖張、蠻狠和任性一一剔除,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性情和人格,在成長的陣痛里進化為更好的自己。

為愛做出的改變,向上的積極的叫作成長,倒退的消極的,就是喪失與沉淪,極有可能將你拖向命運的深淵。

要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愛,最迅速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問問自己,和他在一起之後,你有沒有變得更漂亮、更美好、更強大。

某著名論壇上有個帖子,標題是:你在哪個瞬間覺得自己長大了?

有個人回答說:「愛上她的那一瞬間,我告訴自己要戒掉遊戲,努力工作,給她一個幸福的家。」

成長意味著自我覺醒與責任的開始,有人的成長始於家庭變故,有人的成長來源於諷刺侮辱……並非所有的成長都因為愛情,但只有在愛情里不斷成長,才有可能走到地老天荒。

有些女孩渴望嫁一個把自己當成女兒養的男人,躲在另一半寬闊的懷裡躲避風刀霜劍,做一個永遠天真永遠長不大的小女孩兒。

殊不知一生漫漫長路艱辛,男人需要長成參天大樹,女人也必須做一棵木棉與之並肩而立。緊握在地下的根,是各自的獨立與堅強;相觸在雲里的葉,是互相的關愛與支持。

你看錢鍾書與楊絳,你看歐巴馬與米歇爾,你再看居里夫婦,那些令人稱道的偉大愛情與婚姻里,都有相親相愛的兩個人、志同道合的兩顆心、共同成長的一條路。這是好愛情的標配。

因為,愛的真正價值,不在於你是誰,而是和你在一起,我變成了誰。

最美的相遇,則是我愛上你的那一瞬間,推開了通往新世界的那扇門。


來源https://kknews.cc/psychology/nk3mer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