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民間的祭灶節,又稱——小年。

小年,是年終歲尾的重要時刻,也是整個春節的開端,進入小年,年味越來越濃、家家戶戶忙著準備年貨、除塵、祭灶,大人孩子忙的不亦樂乎!今天我們不妨就簡單準備準備,陪孩子過個富有年味的小年夜吧!

給孩子講一講小年的故事

除了聖誕老爺爺和拐杖糖,中國也有老爺爺和糖果的故事喲,那就是「灶王爺爺和糖官粘」。

傳說,在每家每戶的廚房裡都住著一位老爺爺叫」灶王爺「,他一年四季都關注著我們。到了每年的小年二十三,灶王爺爺就要給玉帝彙報一年來在人間看到的善惡。大家為了讓灶王爺爺多美言幾句,就會送給他一種甜甜的糖——糖官。灶王爺爺吃了甜甜的糖官,心裡一高興,就不會向玉帝彙報他看到的壞事啦(也有一種說法是糖官非常黏,灶王爺爺吃了糖官,把嘴巴黏住了,就沒法跟玉皇大帝彙報人們做的壞事兒了。)

給孩子講一講小年的由來

「祭灶」起源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傳統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子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祭灶」傳說

傳統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裡,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裡,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還可以將小年習俗撿起來

祭灶

送灶習俗在中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灶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了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灶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掃塵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剪窗花

剪好窗花後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裡,給家裡增添了許多過年的喜氣。

窗花圖案有各種動、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寫春聯

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傳統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物,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沐浴理髮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吃灶糖

古話說「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吃灶糖,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關東糖在東北的農村、城市裡,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販叫賣:「大塊糖,大塊糖,又酥又香的大塊糖。」乳白色的大塊糖,放在方盤上,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裡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種特殊風味,是關東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一種糖。它已從灶王爺的祭桌上走下來,廣為百姓享用。

還可以給孩子念一念小年的童謠

讓孩子學會這首童謠,按照童謠時間表監督大人們是否做好了過年的各項準備,幫助周全迎接新年!

二十三,糖官粘。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最後

逢年過節的時候,家長都可以帶著孩子去體驗傳統節日是怎麼過的。比如小年的時候帶著孩子一起祭灶,順便給孩子講解我們文章中的的故事來源及風俗習慣,端午的時候就給他講屈原的故事,帶他體驗粽子是怎麼包的。

現在的書店裡也有非常多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兒童繪本,家長也可以通過這些繪本給孩子講解每個傳統節日背後的故事和含義。

傳統文化不僅僅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結晶,它更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過兩天過小年的時候,希望各位家長不會告訴告訴孩子,小年是小孩子過的年了。

今天是小年

大家別忘了接財神哦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