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有一個叫李勇的小夥子到深圳打工。

  在車站裡,他結識了一位來自北方的年輕人。這個北方人身材瘦小,留著小平頭,也是來深圳闖蕩的,兩人越聊越投機,很快就親如兄弟,李勇親切地稱呼對方為「小平頭」。

  

  在深圳,他們舉目無親,彼此患難與其。白天,他們四處找工作。晚上,就擠在廉價的招待所里。一個多星期後,他們仍沒找到工作,口袋裡的錢卻所剩無幾。李勇十分沮喪,小平頭卻樂觀地說:「我們不是有一身力氣嗎?明天去賣苦力吧!」

  

  第二天,他們找到個挑磚頭的活兒,每天能掙10元。

  李勇高興地說:「我們在這裡長干吧,每月能賺300元呢,不少了!」小平頭笑了笑,沒說什麼。

  

  一個月後,在小平頭的極力建議下,他們應聘到一家銷售公司上班。憑藉兩人的勤奮與努力,他們的工資漲到了每月500元。李勇非常滿意,豈料不久,小平頭又提議:「報紙上說海南建省了,成了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我們一起闖海南吧!」

  

  他們又來到人生地不熟的海南,再次開始了艱辛的找工作的歷程。但多日未果,攢下的積蓄即將花光,李勇心急如焚,抱怨不該丟掉以前的工作。

  小平頭卻說:「機會總會有的,不如我們再去做苦力吧,邊做邊等。」就這樣,他們來到一家磚廠,工作又臟又累,但好歹解決了生計問題。

  

  半年後,兩人剛剛安定下來,小平頭突發奇想,決定承包磚廠。

  李勇嚇得膽戰心驚,礙於兄弟情面,只好硬著頭皮跟他一起干。

  不幸的是,沒多久,海南房地產市場跌入低谷,磚頭賣不出去,所有磚瓦不得不低價處理掉。這次打擊讓李勇變得很消沉,小平頭勸道:「老弟,不要傷心,經歷過,失敗過,才能成功。我們再出去闖蕩吧,相信明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李勇搖了搖頭,堅定地說:「我不想再折騰了!我的理想是每天都有飽飯吃就行了。」

  從此,他們分道揚鑣。

  

  轉眼20年過去了,李勇輾轉於各個城市打工。

  這一年,他採到北京,聽說有家名為「SOHO中國」的公司正在蓋房子,就應聘到該工地當小工。

  閑聊的時候,工友說:「你們知道嗎,SOHO的老闆以前也是打工的,叫潘石屹。」

  李勇一聽,內心頓時掀起狂濤巨瀾。

  沒錯,當下擁有300億資產、現任SOHO中國董事長的潘石屹,正是20年前與他一起挑過磚、同吃一盒飯的那個「小平頭」。

  

  20年的時間,李勇從一個工地轉到另一個工地,潘石屹卻從工地出發,一步步走到了大公司總裁的位置,是什麼讓曾經相濡以沫的兄弟產生如此大的差距呢?

  接受採訪時,李勇感慨地說:「潘石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因為每次在生活的岔道口,我只圖安穩。只要今天能吃著饅頭,就不奢求明天能有蛋糕!而潘石屹永遠不滿足現狀,永遠對明天充滿渴望,所以不斷地『折騰』,終於折騰成了億萬富翁!這就是我跟他的區別呀!」

  

  對於每個人來說,如果總是安於今天,那麼他的一生只會不斷地重複今天。

  只有在否定今天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起點,才能不斷獲得新的成功。

  這樣的人生或許充滿了動蕩與坎坷,但正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經過磨礪的人生終將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