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BBS鄉民的正義》裡頭,女主角站在頂樓絕望大喊:「我要他們永遠記得,他們曾經用BBS殺死一個女孩子!」幸好,女孩被救下,人生重新開始。但真實人生遠比電影殘忍,2015年,年僅24歲的藝人楊又穎不堪網路抹黑攻擊,在邁向成名之路時自殺了,遺書寫著:「我將帶著事實到別的地方去。」

楊又穎(本名:彭馨逸)走後,哥哥彭仁鐸投入網路霸凌防治工作,與生命線、張老師、兒福聯盟、婦援會、少年踹貢粉絲團等單位合作提供線上求助服務,今年還加入法扶會法律諮詢。但悲傷像黑洞,還牢牢吸著彭仁鐸與家人,他們只求帶來善的循環,而不是惡的影響,「希望不要再有第2個楊又穎。」

乍暖還寒的春天夜晚,我們造訪彭仁鐸位於台中科博館附近的住家,暈黃燈光在客廳角落溫柔亮著,寶寶房裡傳來輕柔的安撫音樂,他的兒子才剛入睡。39歲的彭仁鐸窩在沙發上抱著筆電,眼睛盯著「心地好一點,霸凌少一點」的臉書粉絲頁,手指快速飛舞,逐一回覆網友求助的訊息。

一門之隔 生死別

他經常都是這樣的,稱自己是「打四份工」的男人。白天上班,他是農產品牌的董事長,也是基金會的執行長;晚上回家,他是兒子的大玩偶、老婆的好男人,也是擁有33萬名粉絲的臉書專頁管理員,有時一來一往回覆訊息,眨眼間就凌晨4點。許多時候,他在沙發上睡著,然後天就亮了。

是彭仁鐸長大的老家,搬進這裡時,他國一,妹妹楊又穎(藝名,本名彭馨逸)剛出生。小時候,他的責任就是陪妹妹玩,生活也繞著妹妹轉。時間忽忽過去,他的兒子也在這裡出生,跟妹妹在同一個衛生所打預防針,跟妹妹在同一片草地上蹣跚學步。只是,姑侄二人註定擦身而過。

2015年4月21日下午,彭仁鐸接到母親著急的電話,說妹妹的房間反鎖,敲門不應。他飛車趕到父母家,想衝進去救,卻沒有鑰匙,驚慌等待鎖匠時,他趴在門縫間用手機拍照,想透過縫隙看裡頭狀況。「就是隔著這個門,生與死的交界。」他的手機裡還藏著那張其實看不清楚的照片,後來他反覆夢到當時場景,夢中的他仍無能為力。

離世時,楊又穎才24歲。夏花般的女孩俏皮亮麗,她出生在陽光暖暖的台中,父親是前農委會主委彭作奎,母親是大學教師,還有個大她12歲的哥哥彭仁鐸,他們總是親暱呼喚她「娃娃」,像是捧在手心的小公主。一家四口感情緊密,生日時必定聚餐吹蠟燭,除夕夜要拍張年菜全家福,大年初一吆喝走春吃素麵。

鍵盤真的 會殺人

楊又穎是網拍界的人氣模特兒,就讀台北藝術大學時被發掘,成為電視節目《大學生了沒》的固定班底,曾與郭彥均、郭彥甫等人主持電視節目《愛玩咖》。出道3年,粉絲頁人數有21萬人,更從網拍界踏入電影圈,演出《五月一號》中的第一女配角蔡桃桂。她輕生時,距離電影上映,僅剩不到10天。

原本是個夢想成真的甜美故事,就在星光即將燦爛的時候,網路上出現匿名攻擊,稱她「心機楊(楊又穎英文名Cindy)」,指她心機重耍大牌,造謠她抽菸、酗酒、當小三。最嚴重時,「靠北部落客」臉書頁出現超過60篇汙衊文章,用字狠毒。連續的匿名攻擊讓楊又穎崩潰,曾半夜情緒失控,打給哥哥哭喊尖叫。

網路霸凌是一把無形的刀,每每出現新的謠言或謾罵,就硬生生再颳去一點點的楊又穎。好友Vicky說:「她那時備受打擊,歇斯底裡到一看網文就哭說想死,好想知道誰躲在鍵盤後面。」家人與朋友輪班陪伴她,就醫看精神科、求助自殺防治中心,但療癒速度遠遠追不上霸凌速度,女孩仍揮手說再見。

心思細膩 個性直

楊又穎輕生消息引發社會震驚,她在遺書中寫下,希望自己的死,能告訴大家「言語霸凌」值得被重視。一時間,報紙以「網路霸凌殺人」「宅男女神自殺亡」為頭版頭條,輿論斥責網路霸凌、中檢啟動調查、立法院開公聽會,大家終於理解,原來鍵盤真的會殺人。告別式上,各界人士連同粉絲,超過600人出席。

激情過後,療傷之路才要開始。楊又穎是彭作奎夫妻的掌上明珠。過去工作再忙,彭作奎只要北上開會,就是女兒的追星族,抓空檔相約喝咖啡。女兒出席活動站台,老爸就到現場拍照,只為見愛女一面。事發後,臉書回憶成了彭作奎不想喝光的孟婆湯,他常轉貼父女過去的合照,總說小天使到佛國留學去了。

檢視相片
彭作奎(左)與女兒楊又穎(右)感情極好,父女間留下許多親密的照片。(彭仁鐸提供)

彭仁鐸記得,妹妹從小喜歡表演,拿過校園歌唱比賽冠軍,說話時嘰嘰喳喳的,像隻小麻雀在身邊跳躍。事發前2天,家人才幫彭仁鐸慶生,楊又穎躺在哥哥的沙發上滑手機,還一起去家飾店買布,「她大學讀劇場服裝設計,我還跟她說,欸,妳有裁縫機,可以幫我們縫窗簾…」這些日常不過的場景,卻再也不會出現了。

彭仁鐸是個理性大於感性的人,「我跟我妹南轅北轍,她非常感性,個性很直爽,但心思很細膩。她曾說,覺得哪裡不好,她會努力改。但無中生有的抹黑,她沒辦法改,這讓她很痛苦。」彭仁鐸那時總勸妹妹放寬心,別去理別去看。但少女的世界如此敏感,網友看來不過爾爾的字句,卻堆疊出讓楊又穎墜落的黑洞。

線上防治 設專頁

兒童福利聯盟曾進行霸凌調查,結果發現,有高達7成6的兒少曾目睹或曾遭遇網路霸凌,最嚴重的場域就是社群網站,9成3的網路霸凌發生在Facebook、Twitter或微博,Line、What’s App等通訊軟體也高達4成8。最常出現的網路霸凌事件正是攻擊謾罵,包括盜用帳號亂發訊息、散布不實謠言等都有。

長期進行反霸凌研究的東華大學教授李明憲觀察,過去總說網路是虛擬人生,但如今已不是,「實體與網路都是真實的人生,而且互相影響。」他認為,除了推動立法重懲網路霸凌,更重要的是推動「旁觀者正義」,「同理心應該是一種公德心,有時候你按個讚、回二個字,或是旁觀不阻止,其實都是加害者。」

檢視相片
妹妹走後,彭仁鐸幾乎沒在外人面前哭過。但回憶像鉤子,想起妹妹的模樣,他還是忍不住落淚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