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無法還原完整的故事,因為不會告訴你為什麼。」

《美聯社》(AP)攝影記者亞當斯(Eddie Adams)


1968年1月30日,北越對南越100多個城鎮發動「春節攻勢(Tet Offensive)」。2月1日在南越首府西貢街頭,警察總長阮玉鸞(Nguyễn Ngọc Loan)毫不猶豫地槍斃了被逮捕的越共軍官阮文斂(Nguyễn Văn Lém)。

當時身在現場的美聯社記者亞當斯用鏡頭捕捉了令人屏息的瞬間,照片傳回美國本土後引發極度震撼,對當時美國國內日益高漲的反戰思潮肇生推波助瀾之效,沛然莫之能禦。

同年,時任美國總統的詹森(Lyndon B. Johnson)在國內壓力下,宣布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戰場。這張照片也讓當時按下快門的攝影記者亞當斯榮獲1969年的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

南越士兵因為突襲而死傷慘重、橫臥街頭。(美聯社)

拍下凝結的瞬間

曾為美國海軍陸戰隊韓戰攝影師的亞當斯,1962年加入《美聯社》成為攝影記者。北越發動「春節攻勢」期間,他與NBC的攝影記者蘇(Vo Suu)就在西貢附近拍攝畫面。

他們兩人看見南越的士兵從建築物拖出1名囚犯,而警察總長阮玉鸞則舉起手上的槍對準犯人。當時亞當斯以為只是一般的威嚇審問,但下一秒阮玉鸞便開槍擊斃了越共軍官阮文斂。

南越士兵拽著北越軍官阮文斂。(美聯社)

蘇的影片完整記錄了案發過程,亞當斯的相片則凝結了阮文斂生前痛苦的最後樣貌。照片傳回紐約總部,攝影主編畢又爾(Hal Buell)與其他編輯決定大力散播這張照片。

我知道照片流出後會出現兩種反應。」現已退休的畢又爾表示,當時的他相當清楚這張照片將引起鷹派與鴿派的論辯。不過「這照片擁有一種影響力,那些還在猶豫不決、不知道支持哪邊的人會感受到(這股影響力)。」

亞當斯的照片之後出現在各大報頭版、電視畫面和抗議海報上。北越的突襲最終以失敗落幕,美國國內卻因為這張照片而瀰漫一股對越戰悲觀、擔憂的氣氛。越戰於美軍撤退後仍在進行,1975年越南結束分裂局面,全國統一。

戰爭地帶煙霧瀰漫。(美聯社)

「那天有兩個人的人生被毀了」

亞當斯1998年錄製《美聯社》的歷史音檔時回想起,當時警察總長阮玉鸞只對著他與蘇說「他們殺了許多我們的人,也包括你們的人。」便離開現場。

看見大眾的反應,亞當斯認為阮玉鸞的立場遭到誤解,社會並沒有看到鏡頭外北越是如何殘忍殺害南越的士兵還有家眷。「我並不是說(阮玉鸞)他是對的,但他當時在打仗。他挺身而出反擊那些很糟糕的人。」

亞當斯懊悔的表示,「當天有兩個人(阮玉鸞、阮文斂)的人生就這麼毀了,我不想破壞任何人的生活,那不是我該做的。」

戰後,阮玉鸞在維吉尼亞州(Virginia)經營餐廳,於1998年過世;阮文斂的遺孀2000年告訴《美聯社》,她認為亞當斯的照片幫助改變美國轉為反對越戰

攝影記者的使命

儘管「西貢處決」(Saigon execution)被《時代》(Times)列入百大具有影響力的照片,亞當斯個人最自豪的照片是1977年拍攝越南難民流亡美國後的苦難,促使美國政府修正條例,接納20多萬越南難民。

2004年9月19日,亞當斯病逝於美國家中,享年71歲。

不過正如密蘇里大學攝影新聞歷史教授格林伍德(Keith Greenwood)說的,照片「仍然表達出許多攝影記者所做的,成為重要事件的目擊者。有許多發生的醜陋事件需要被紀錄與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