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並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很多人都會出現的普遍現象。為什麼我們在春季會出現春困的現象呢?我們來看看中醫是怎麼解釋的。



中國自古有「春困秋乏夏打盹」一說,冬天溫度較低,人們在這種狀態下毛細血管收縮,血液流量少,循環慢,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閉合,減少了熱量的散發,以維持人體正常體溫。進入春季後,氣溫逐漸升高,人的身體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也旺盛起來。這樣一來,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


近段時間很多上班族上班時犯困屬正常現象。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含有病理因素,比如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因體虛引起的睏乏,此種情況應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



【提神小妙招】



春困是由於季節的變化,或者是身體亞健康的原因導致的季節性症狀。很多人在精神匱乏,想睡覺的時候,和一些咖啡來提神。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方法。因為咖啡中的咖啡因雖然有提神的作用,但是相對地會消耗體內與神經、肌肉協調有關的維他命B群,缺乏維他命B群的人本來就比較容易累,更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因此,睏了喝咖啡提神是不提倡的方法。那麼當人們工作時,出現疲乏的症狀時,如何緩解呢?


小編教大家幾招。



1、刺激


當我們覺得眼皮開始「打架」的時候,可以使用一些能刺激人感官的方法,來達到提神的目的。比如洗把冷水臉、滴幾滴眼藥水等等,還可以使用類似清涼油的東西,塗在太陽穴、風池穴、人中等處,能快速使人清醒起來。



2、喝茶


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飲料了,不僅可以抗氧化、提高免疫力,而且可以提神醒腦。這是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因,它是一種可以刺激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物質,這也是喝茶能使大腦興奮的主要原因。



3、挑自己喜歡的事先做


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如果犯睏了,可以先將手頭較為枯燥的事物放一放,先挑自己感興趣的做。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往往更專注,這也就能緩解因睏倦而產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比如晚上看自己不太喜歡的書時就很容易睡著,而看正上癮的電視劇時,看到下半夜也未必會感到困意。



4、出去透透風


我們在一個地方呆的時間長了,就會感覺到頭暈腦脹的,我們在自己要睡著的時候,我們可以站起來走走。到外面,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伸伸懶腰。



5、跟人說說話


困的時候可以找人說說話,聊一聊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說到自己了解的或感興趣的事物時,就會越聊越興奮。因此,如果可以的話,不妨找身邊的人聊聊天,如果別人都忙著自己的事情了,那就出去打個電話給親近的人。



6、有刺激性的食物


比較辣或者比較酸的食物,當我們自己實在是撐不下去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吃一點酸的糖果,很酸很酸的那一種,這樣的話,我們酸的立馬就來了精神,不瞌睡了。


7、試試草藥


三七、人參和紅景天等草藥有助於緩解壓力,消除疲勞,但使用前最好徵求醫生建議。



【穴位按摩】


除了中藥提神、運動提神、喝茶提神等方法可以幫人們快速消除疲勞睏乏的症狀之外,我們人體的很多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功效。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提神的穴位,和相應的按摩方法,大家可以配合上述的提神方法一起使用,會有不錯的效果哦,一起來看看吧。



1、太陽穴


太陽穴的位置很好找,在外眼角延長線的凹陷處,困的時候可以對此穴進行按摩,不僅可以提神,還能緩解用腦過度引起的頭部不適。



2、風池穴


此養生穴位位於項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穴(後髮際正中直上1寸)相平。這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還能緩解眼睛疲勞,特別對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或長時間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方法:保持身體正直,兩手拇指分別置於兩側風池穴,頭後仰,拇指環形轉動按揉穴位1分鐘,可感到此處有明顯的酸脹感,反覆5次。



3、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的最高點,是手足三陽經及督脈陽氣交會之處,按摩這裡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



方法:


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於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持續30秒;同時可做輕柔緩和的環形按揉,反覆5次。



4、中沖穴


中醫認為,此穴對疼痛較為敏感。人們若在睏倦時揉捏此穴,能起到醒腦提神的功效。


方法:


先用左手揉捏右手的中沖穴1分鐘,再用右手揉捏左手的中沖穴1分鐘,然後比較一下兩隻手的疼痛感。哪一隻手的疼痛感較明顯,就再揉捏那隻手的中沖穴(哪只手中沖穴的疼痛感明顯,說明這一側的肢體較疲勞),直到雙手的疼痛感相等時停止揉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