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有太多“想像”出來的理論,飲食方面比較典型的如“南方人吃米長得矮,北方人吃面長得高”“大米白面越白越精細越好”等。
客觀上,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身高確實有些許差異,但是“吃米長得矮,吃面長得高”的說法純粹是想當然。
⊙⊙主食不同不是南方人和北方人身高差異的原因
事實上,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早已經是過時的老印象了。現在物資豐富,人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主食差異已經沒有那麼明顯。
南北方人的身高差異不是簡單的主食差異造成的,遺傳基因是決定不同地區人群生理、性格特徵的決定因素,地理因素、氣候因素等都會影響人的體質、體型。當然,飲食因素也要考慮,但大米和白面只是飲食的一部分,不能用這一點解釋南北方人的身高差異。
⊙⊙大米、白面不是越白越好
雖然,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吃粗雜糧的好處,但是,大米和小麥至今仍是人們日常飲食中食用最多的主食。在購買米面的時候應注意避免陷入選購誤區。
大米和麵粉不是越白越好。從營養學的角度,提倡多吃全穀物,因為加工過度的穀物,其穀皮、糊粉層、胚芽都被分離出去,僅留下澱粉含量高的胚乳部分,導致營養水平下降,膳食纖維損失嚴重,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損失為60%~80%。米、面越白說明穀物加工的精度越高,長期食用精白米面,可能會造成人體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甚至導致維生素缺乏病,如“腳氣病”,人體內維生素B1不足可引起“腳氣病”。
麵粉的自然色澤為乳白色,或略帶微黃色,若顏色純白或灰白,有可能是使用了增白劑。
⊙進口大米不一定更好
進口大米不一定比國內大米好。我國的農耕文明歷史悠久,稻穀、小麥是我國最古老的栽培作物,論生產大米的能力,我國不輸給任何國家。我們完全有能力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生產出優質的大米。
另外,大米所含蛋白質並不是越高越好。我們從大米中攝取的主要營養是碳水化合物而非蛋白質。大米的蛋白質含量為8%~10%比較合適,蛋白質含量越高,口感越差。
⊙⊙米、面營養成分和含量相似
米、面的能量、營養成分和含量,雖然有些許差異,但基本可以忽略。兩者整體上沒有質的差別,是兩種完全可以互相替代的主食,對人體的膳食貢獻是一樣的。
在蛋白質含量方面,面比米多一點,但是從最終的綜合利用率上,二者不分上下。
在維生素、礦物質方面,米和面也平分秋色,大米這一方面多點,白面另一方面多點,沒有懸殊的差別。
從消化上說,似乎麵食更養胃、更好消化,但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健康成人來說,米一樣很好消化,不存在消化困難。
膳食建議
米、面應該輪換著吃米和面誰更營養更好,不是一個值得糾結的問題。米和面都很好,不要盲目追求一個而排斥另一個,最好搭配著吃、換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