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止咳效果不輸川貝,價錢卻只有川貝的1/10,關鍵還對糖尿病管用

原創 雲南中醫 2018-01-26 16:55:23

萊菔,古稱蘆菔,這個名字聽過的人不多,但它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俗名——蘿卜。

萊,古代指郊外輪休的田,亦指田廢生草:“政煩賦重,田萊多荒”。萊字其實指的是至賤的野草,古人認為蘿卜是蔬中之至賤者。其賤並不是古人不喜歡蘿卜,恰恰是因為蘿卜易生長,而且廉價,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貧民百姓都很受歡迎。

在糧食歉收的時候,蘿卜可以替代主食,充飢止渴。中醫對於蘿卜有很高的評價,稱其為“小人參”。

蘿卜全身皆可入藥,蘿卜葉稱為萊菔英,又叫萊菔甲,味辛苦,可做菜食用,入藥有清涼除熱功效。蘿卜種子也可入藥,稱為萊菔子,有下氣、消痰、除脹功效,可治療痰嗽、哮喘、食積。生蘿卜味辛甘性涼,可以潤肺化痰,祛風除熱。熟蘿卜甘溫,下氣和中,補脾運食。

中國在兩千多年前的《爾雅》中已經有蘿卜的記載,蘿卜在各地均有種植,品種極多,以白蘿卜最多,還有紅色、青色、黃色等品種。胡蘿卜原產於歐洲,元代傳入中國,故稱胡蘿卜。蘿卜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其中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營養價值比較高,青蘿卜則僅含有維生素C,性帶涼,能清熱。

蘿卜可以清熱解毒

生蘿卜味辛甘性涼,可以潤肺化痰,祛風除熱。青蘿卜能清熱解毒,在天旱乾燥、喉痛流行時,做水果嚼食,可以潤燥、解除喉痛。

最近流感盛行,初起多有咽喉疼痛等症狀,生吃青蘿卜即可作為預防之用。但是,此方法僅可作為預防,不可過度依賴,出現高熱等症狀時還需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生吃白蘿卜,或白蘿卜與青橄欖適量燉水代茶飲用,也可用於流感、呼吸道感染等症。氣候乾燥時或冬季多食火鍋後,每每引起喉痛咽干、唇碎鼻血、眼赤牙血等狀,可吃青蘿卜,或用蘿卜頭上青色的葉(本草名為萊菔英)煮湯飲服,可以清涼除熱。

青蘿卜

蘿卜可以消痰

痰液,一部分是人體呼吸道的正常的分泌物,當呼吸道發生炎症時,呼吸道液體的成分就會發生改變,形成痰液。痰液中包含粘液、異物、病原微生物,各種炎症細胞及壞死脫落的粘膜上皮細胞等成分。即時排出痰液,有助於清除病原微生物。

中醫認為,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髒有關,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肺主呼吸,在風邪或寒邪侵肺時,會使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如果脾的運化失常,水谷精微就會化成痰涎,從而引起各種病症。

常見的老咳嗽(即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即支氣管哮喘)、小兒肺風痰喘(即小兒肺炎)等,都會產生大量痰液,這些病症,如果痰液能夠順利排出,病情便會逐漸好轉。

如果痰留在體內部不能排出,則能引起很多的病症,最常見的是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痰聲漉漉,氣悶欲絕。另外還有小孩的痰厥,往往突然發作,狀如驚風,抽搐不省人事,中醫認為是由風痰阻塞清竅所致,這類小兒平常大多可以聞及喉間有痰聲漉漉,平時調護的時候注意多吃化痰的食物。

中醫化痰藥品極多,如川貝、遠志、橘梗、杏仁、猴棗、半夏、礬石等,均有特長,而蘿卜化痰的能力也不弱於這些藥。現在小兒感冒後咳嗽痰多,往往喜歡用川貝粉沖服,效果固然不錯,但價格也很高。

其實蘿卜效果亦不輸川貝,且更加簡便廉價,如有傷風感冒及一切氣管疾患,可每日服蘿卜汁一到兩杯。如胃中聚痰過多服後便能即時湧吐,葉後仍每日飲一杯,可以清理肺胃。

家中老幼痰多者,可用蘿卜切絲,拌海蜇絲或海蜇皮,用於佐餐,爽口而兼有潤燥化痰之用。蘿卜生吃,味道微辣,不易入口,可以用蘿卜汁、馬蹄汁、海蜇加蜂蜜同煲湯,待海蟄溶化,飲後更佳。

如小兒堅持不肯服食上述湯劑,可向藥鋪買萊菔子煲湯加蜂蜜飲服,或將萊菔子炒干研末,調成糖漿狀,也可進服。小兒進萊菔子遇痰後,次晨便能與痰液一同瀉出。

蘿卜可以消積滯

蘿卜能降氣消食除積滯,凡是飲食過量,或貪食肉類、豆類、麵食、糕餅或服用滋補藥,導致食不消化,留滯腸胃,胸膈滿悶,胃呆停食,既吐不出,又不作瀉,使人全身不適,可用蘿卜搗汁服用,或用蘿卜煮湯,服用後即可通氣快膈,消散積滯,因為蘿卜中含有芥子油和大量粗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也可以用萊菔子煎湯服用,效果更快。

萊菔子

蘿卜可以治消渴

《食物本草》記載:“蘿卜生汁主消渴、噤口痢大驗”;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也記載:“蘆菔主豬肉頻食,或搗汁和米煮粥食,可治消渴”;繆希雍在《神農本草經疏》中說:“生搗汁服,主消渴,試有大驗”。

現代醫學中的糖尿病屬於中醫的“消渴”范疇,對於糖尿病患者有口乾多飲的症狀,可以用生蘿卜、藕、馬蹄,榨汁飲用,也可以用生蘿卜榨汁飲用,因其味道略有辛辣,糖尿病患者切不可加糖。

當然,蘿卜也不能大量食用,脾胃虛弱的人,大量服用生蘿卜會引起不適,加重病情。

另外,繆希雍在《神農本草經疏》中稱其:“性專下氣,復能耗血,故多食則須發早白,服地黃、何首烏者,不可同食”。另外也有人說蘿卜不宜與人參同吃,這個問題,下次將用專文討論。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