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地區包括了北冰洋、丹麥(格陵蘭)、加拿大、美國(阿拉斯加)、俄羅斯、挪威、瑞典、芬蘭與冰島,並不包括中國。但中國外交部26日公布了《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強調中國是「近北極國家」、更是陸上最接近北極圈的國家之一。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擁有在北冰洋開採資源與航行、飛越等權利。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孔鉉佑在宣布北極政策白皮書時表示,中國是「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 這項定位是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基本出發點。根據這份白皮書,中國自稱依法在北冰洋公海享有航行、捕魚、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以及資源勘探與開發等權利。但《美國之音》批評,中國所引述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正是他們在南海無視的對象。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孔鉉佑。

中國在白皮書中強調:「北極問題已超出北極國家間問題和區域問題的範疇,涉及北極域外國家的利益和國際社會的整體利益,攸關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共同命運,具有全球意義和國際影響」、「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北極事務的積極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努力為北極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但美國海警隊司令楚孔夫特上將(Admiral Paul Zukunft)去年5月表示,中國在南海咄咄逼人的行為,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重視。中國在北極地區的活動可能也會給美國的國安帶來長期隱患。楚孔夫特上將說,美國海警隊在北冰洋注意到,中國船隻在此經常出現,甚至在美國大陸棚的延伸地帶實施勘察。

中國2001年10月31日在北極圈內設立考察站。(美聯社)

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全文約9000字,內容包括四個部分:北極的形勢與變化、中國與北極的關係、中國的北極政策目標和基本原則、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主要政策主張。強調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願本著「尊重、合作、共贏、可持續」等原則,與有關各方積極應對北極變化帶來的挑戰,共同認識北極、保護北極、利用北極和參與治理北極,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涉北極合作。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孔鉉佑在記者會中強調,中國在北極「不越位」、「不缺位」。所謂「不越位」就是說中國作為「非北極國家」,不會介入完全屬於北極國家之間,以及北極區域內部的事務。但中國「不缺位」是指中國作為「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將在北極跨區域和全球性問題上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

北極海航道圖(維基百科,風傳媒製圖)

CNN在記者會中曾提問:「國際上有一些對中國在北極政策上是否有任何戰略和軍事意圖這樣的質疑或者戒備,包括中國在相關國家投資的增加造成影響力的增加,最終是否會成為戰略的實力。您對這樣的戒備或者是擔憂有什麼正面的回應嗎?」孔鉉佑如此回答:中國鼓勵和支持有關企業團體參與北極開發利用,須按照嚴格依法利用、綠色使用、合作利用、遵循商業四個原則行事,「擔心我們另有所圖,或者掠奪資源、破壞環境,我覺得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