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上第一個體細胞複製長尾獼猴「中中」已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複製猴妹妹「華華」則於同年12月5日誕生,此研究結果也登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封面文章。

圖為複製猴中中、華華。(美聯社)

複製技術似桃莉羊

1996年,英國科學家成功複製全世界第一隻哺乳類動物:「桃莉羊」,卻不幸於2003年因染病遭安樂死。據《新華社》報導,「中中」、「華華」的誕生與桃莉羊相似,主要是將透過提取獼猴胎兒的體細胞,植入遭「去核」的卵細胞中,並放入母體中培育。

科學家這些年來已利用體細胞成功複製了牛、鼠、、豬、貓、狗等,卻始終無法複製靈長類動物。

《新華社》報導,2003年權威學術期刊《科學》曾發表論文稱現有技術無法複製靈長類動物。2010年,美國俄勒岡靈長類研究中心曾成功移植複製猴胚胎,卻於第81天因流產而失敗告終。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專員孫強表示,複製的過程有許多困難,包括:卵細胞去核不易、卵細胞容易提前激活,且發育效率低,造成胎死腹中。孫強表示,經過5年的努力,終於通過DNA指紋鑑定,證明「中中」、「華華」核基因組訊息與供體體細胞完全一致。

過去沒有科學家成功複製非人靈長類動物。(湯森路透)圖為複製猴妹妹「華華」。(美聯社)圖為複製猴「中中」。(美聯社)



有助於人類疾病研究

孫強說,未來一年內能夠培育出大批遺傳背景相同的複製猴,除了提供研究腦部疾病、大腦高級認知功能等,也能廣泛應用於藥物測試。

《新華社》報導,過去傳統醫藥實驗大多採用小鼠,是因為鼠類可透過快速近親繁殖,培育出大量非常相似的小鼠。然而,由於小鼠和人類差距甚遠,針對小鼠所研發的藥物在人體檢測時大多無效或是有副作用,也成為多數腦部疾病研究無法突破的原因。

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說,複製猴的成功,將為腦疾病、免疫缺陷、腫瘤、代謝等疾病帶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不過,蒲慕明表示,不考慮針對複製人進行相關研究。「複製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唯一目的是要服務人類健康,但科研人員目前不考慮對人類進行相關研究。」

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強調,目前不會針對人類複製進行研究,複製猴技術將應用於疾病研究上。(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