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頭殼newtalk
小時候寫作文常寫到「光陰似箭」,但這幾年成了歐里桑以後才發現,原來光陰根本就是火箭,一晃眼連蔣經國也都死了30年。2017年1月13日《新頭殼》報導〈過度緬懷蔣經國?吳敦義:難道要無君、無父、無國?〉:
「國民黨今舉辦蔣經國逝世30週年紀念活動,歷任主席吳伯雄、洪秀柱、馬英九、吳敦義、朱立倫等人都來到現場。當媒體問到,國民黨是否過度緬懷蔣經國?吳敦義回應,『如果你的阿公、爸爸生日,你難道不給他祝賀嗎,阿公過世很多年,你想用他留下來的財富卻不感謝他的貢獻,這不是人性的善良。』
吳敦義也反問,學校可能慶祝建校50週年,某團體慶祝建立20週年,國民黨對於了不起領的袖逝世30週年給予紀念,這有什麼好批評?難道都要無君、無父、無國、無家嗎?不可能的事情啊!……」
其實我們白副總統就是喜歡說笑話,一來蔣經國又不是您阿公,人家已有孝嚴萬安這些戶口名簿外的孝子賢孫,無須白海豚來「轉彎」湊熱鬧;二來蔣經國的生日明明就是4月27日,1月13日是他的忌日,學校可能慶祝建校50週年,某團體慶祝建立20週年,但人家慶祝的都是生日,白副為何要挑個忌日來慶祝?莫非是要為國民黨送終?
不過白副這些KUSO蔣經國與國民黨的言論,鄉民們當笑話聽聽也就算了,但有一件事倒是值得大家深思。中國《人民日報》前駐深圳記者程凱,在香港《動向》雜誌2011年11月號寫過〈海外台灣人的藍與綠〉,提到他在美國遇到的外省人,對蔣經國都有著一種說不出口的恨意,程凱說:
「我知道海外國民黨人對蔣經國也是怨恨的,這從他們開口閉口『老總統蔣公』,而極少以同樣充滿感情的語調談論『先總統經國先生』就可以看出,只不過他們都是跟隨蔣家兩位總統走過來的,有怨恨也難以啟齒。……」
在美國的外省人為什麼恨蔣經國?
程凱是來自中國的移民,與台灣並無淵源,他能看出在美國的外省人與蔣經國之間的矛盾,已經很難能可貴了。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別說他無法破解,很多台灣人也是不知其所以然。相對於在美國那些以台灣人為大宗的綠色僑社,以外省人為主的藍色僑社,會對蔣經國充滿怨念,當然還是要從歷史說起。
我們台灣人看香港人,說的好像都是同樣的粵語。但我姊姊就曾告訴我,仔細觀察香港人的粵語用詞,就能八九不離十的猜中眼前這位香港人,究竟是1949年之前就在香港,還是逃避內戰來的那批,或是1960年逃荒來的那批,或是改革開放後來的那批,或是97回歸後才來的那批。
海外藍色僑社狀況也類似,1949年未來過台灣,直接從中國赴美的那批是最高級外省人;其他來台後整編再陸續轉進美國的,則是按先後順序區分為不同等級的高級外省人。由於太子派與夫人派的長期權力鬥爭,孫立人、吳國禎、葉公超等這些被歸類為「親美」的各界菁英,紛紛中箭落馬,最後連蔣宋美齡也在蔣介石死後流亡美國。
雖然在1950年代美國麥卡錫主義盛行時,CIA也跟在台灣執行白色恐怖的蔣經國密切合作,但留俄12年的蔣經國終究難被美國信任,雪上加霜的「劉自然事件」,更讓蔣經國難以洗刷「反美」的立場。在美國僑社的外省人,若抱著孤臣孽子的心態流亡海外,會不喜歡蔣經國,也在情理之中。
在台灣的外省人為什麼恨蔣經國?
兩蔣是父子,但就像歷史上康熙與雍正是父子,有血緣關係不等於必然就「父規子隨」。本魯是成功嶺大專集訓時領的二兵薪水不到1,000元,畢業入伍時二兵薪水已達1,500元,兩年後在我退役前二兵薪水已達1,800元。義務役軍人的薪餉五年翻倍,職業軍人漲幅則更大。
蔣介石掌權時就算經濟持續發展,他也只願投入軍事預算,不敢拿來大幅調薪。外省人大多是軍公教與官方機構的國家雇員,從數字來看,蔣經國掌權時的大幅調薪,不但在職者得利,連退休(役)者都開始能拿終身俸,理論上外省人應該感謝蔣經國勝於蔣介石才對。
但事實卻不然,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像德國那樣滿街都是賓士車,你開賓士車時會像在台灣時那麼爽嗎?當滿街都是腳踏車時,就算你只是騎一台摩托車,也爽過在德國開賓士。蔣介石掌權時,外省人在台灣享受的是絕對優越感,但到蔣經國時代已演變為相對優越感了。
蔣介石是傳統中國軍閥,他的用人邏輯就是近親遠疏,因此近臣侍衛最外圍是浙江人,中圍是寧波府人,內圍則是奉化縣人。蔣經國在西伯利亞勞改12年,用人邏輯本來就只考量權力運作。加上1970年台灣被聯合國逐出後,就像日本在1944年太平洋戰局逆轉後,情勢所逼,蔣經國登基後也非攏絡台灣人不行了。
「催台青」政策對曾享受過特權的高級外省人來說,當然是椎心之痛。沒錯,若你是宋達的兒子、馬鶴凌的兒子、陳誠的兒子、鄭介民的兒子……反正就是那種大家都認得你爸爸是誰的真正高級外省人,影響其實不大。可是對那些地位不算高級,只是被洗腦成了心態上自以為高級的外省人,當然對這樣的變局無法釋懷。
在政壇,「催台青」固然催出真正的梟雄李登輝,但也催出了只會三秒鐘落淚的演技派政客,甚至還催出官場馬屁經典「主席關愛的眼神」。在軍界又何嘗不是?在外省人更多的職業軍人裡,台籍軍官必須表現得比外省人更保守也更嚴酷,例如治軍嚴厲到被稱作「湯剃頭」的湯曜明,甚至釀成「江國慶冤案」的陳肇敏。
蔣經國又為什麼恨外省人?
一個銅板不會響,「催台青」催出了高級外省人對蔣經國的恨。但話說回來,蔣經國難道就不恨這些在他眼中只是鷹犬的高級外省人?表面上看,具太子爺身分的蔣經國,登基前20年幾乎就已經是黨政軍情一把抓,大權在握的樣子,但他屍骨未寒。國民黨的權力鬥爭就赤裸裸地登台,顯然他的權力基礎也不像外人想像中的穩固。
1972年6月蔣經國擔任閣揆,一來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斷交潮比今日更甚;二來美國急於自越戰脫身,連中抗蘇下的與中國關係正常化,尤其是1978年12月,美國宣布次年1月1日與台斷交,再一年協防條約作廢,讓台灣爆發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潮。弔詭的是這些「用腳投票」者,反而是在台灣表態效忠最積極,整天家門口掛國旗的高級外省人,最典型範例就是連馬英九都在那時領了綠卡。
政爭落敗的高級外省人流亡海外,還在情理之中;但掌權的高級外省人也「狡兔三窟」,別說妻子兒女要「買保險」辦移民,自己在台灣「搞台獨」繼續撈錢,蔣經國自己的兒女也都長居海外,他會不懂這些高級外省人心裡打的是什麼算盤嗎?他會蠢到相信這些在他面前哈巴狗似的高級外省人是真心擁護他嗎?
蔣經國一死,李登輝摧枯拉朽的分階段收拾了那些高級外省人,他們恨蔣經國,卻又不敢表達,只能把怨念轉向李登輝,甚至轉向不相干的民進黨;然後翻臉像翻書那樣立刻改口不再高喊反共,轉身毫無羞恥的跪迎舔共,就像當年面對蔣經國登基時那樣。蔣經國與高級外省人之間的矛盾與相互猜忌,在蔣經國死後30年,高級外省人對他的怨念仍無法消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