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酮學在減肥時遇到最大的困惑就是「到底要不要限制卡路裡?」

在國外的生酮圈,這個問題也是爭議頗大。

今天列了一篇清單,希望能徹底解決大家對卡路裡的困惑。

1.  生酮飲食的基本規則是什麼?

生酮飲食的基本規則是:嚴格限制極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入中等量的蛋白質。只要做到這兩點,身體就會模仿饑餓狀態,開始大量燃燒食物中或身體儲存的脂肪,切換成「柴油機」狀態,用脂肪和酮體作為主要燃料替代糖類。此時,我們也會測出血酮和尿酮呈陽性。

除此之外,生酮飲食需要吃大量的健康膳食脂肪,作為「燃料」,用來滿足身體的熱量需求。

那麼問題來了:減肥時到底要不要限制脂肪或者熱量?

2.  為什麼不推薦過分限制卡路裡?

我們以前強調過多次:「節食」一生黑! 過分地限制卡路裡會導致基礎代謝損傷、食慾猛增、肌肉流失、甚至導致飲食障礙……

3.  如果我吃了太多脂肪,會胖嗎?

當然會啊。

生酮飲食中,如果脂肪攝入過多,大大超出身體需要的熱量,則會降低減脂效果,甚至導致增肥。

這是因為脂肪吃太多,身體的「燃料」大部分只是食物提供的脂肪,只燃燒了很少的體脂肪,甚至把剩餘的食物脂肪儲存起來。

換句話說:即使你的尿酮或血酮保持陽性,你也有可能瘦不下來!原因是沒有燃燒足夠多的身體脂肪。

4. 為什麼之前說「生酮無需限制卡路裡」?

因為生酮飲食很難讓我們吃超標。

普通的低脂飲食每餐之間很容易餓,還要嚴格控制卡路裡(7分飽),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

而在生酮飲食中,你會發現很容易就吃飽了,而且大部分人只要聆聽自己的食慾信號就能瘦,每餐可以吃到9-10分飽。這是因為脂肪的飽腹感很強,自然而然幫我們控制食慾。

所以,我們常說的「不限制卡路裡」,意思不是「無限量吃卡路裡」,而是說「卡路裡雖重要,但是你不需要刻意去計算它們」。

5. 為什麼我總是熱量嚴重超標呢?

首先要問自己:你真的嚴格生酮了嗎?

在我們嚴格控制碳水和蛋白質攝入量的前提下,脂肪或卡路裡很難攝入過量!

比如:你吃了太多五花肉,脂肪超標的同時,蛋白質也會超標,那麼就破壞生酮的規則了。

當然,除非直接啃黃油……

6.  卡路裡嚴重超標,我會胖多少呢?

即使是吃同樣多的卡路裡,生酮飲食比起低脂飲食更不容易發胖。這是因為低碳水食物不會讓血糖大起大落,胰島素等荷爾蒙也不會大幅震盪,所以身體不容易囤積脂肪。可以參考上期這篇小夥子每天狂吃5800卡路裡的故事。

當然,生酮不是暴飲暴食的藉口,很多酮學在初期嘗到了生酮減肥的甜頭,就開始允許自己肆無忌憚地大吃大喝,每餐吃到肚子發撐。除非是很大體重基數的,一般人這樣吃都很難瘦下來。

7.  這些人,不限制卡路裡很難瘦下來

對於某些特殊人群,如果不計算卡路裡,通常瘦不下來。這些人群包括:

小基數體重人群: 不管你用任何減肥方法,體重基數越小,減肥的效果越差。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出於本能會努力地保持一個健康的體脂率,如果你的體脂率已經很低了(比如小於20%體脂率的女孩),那麼減肥的效果可能大大低於其他大基數的人群。

暴食傾向或飲食障礙人群: 這些人群因為身體調節的食慾的激素出了問題,所以無法直接用飽腹感來控制熱量。

8.  一般人  底應該計算卡路裡嗎?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小編推薦是:

餓了就吃: 不需要計算卡路裡,更不要和自己的食慾做鬥爭。

飽了就停: 可以吃到感覺飽足為止(9-10分飽),只要不是每餐吃到撐撐的就可以。

不餓不吃: 如果身體沒有餓的感覺,即使到了飯點,也不要強迫自己吃東西,完全可以省略過某一餐。每天吃一餐還是三餐、四餐都取決於你自己的生活習慣。由於高油脂食物的飽腹感,大部分生酮人選擇一天吃兩餐是最舒服的,不會感覺到饑餓感,而且還能在空腹時間降低胰島素水準,最大程度提高燃脂和產酮的效率。

9. 懶生酮 lazy keto

在美國的生酮圈,「懶生酮 lazy

keto」這個詞用來形容不記錄食物攝入量的生酮飲食法。這些人只控制食物的「種類」, 不刻意控制「量」,只要是生酮友好的低碳水食物,都可以吃到滿足為止。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聽從自己食慾的「懶生酮」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每餐都掰著指頭數卡路裡和碳水,實在很難享受美食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

「懶生酮」則簡單許多——儘量避免不健康的,無需斤斤計較每一克碳水每一卡熱量,身體的饑飽感才是最好的計算器。

畢竟,我們的目標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而不是一輩子數著卡路裡過日子,不是嗎?

10.  為什麼我XX天了,只瘦了XX斤?

不要給自己定過高的目標,也不要嫉妒別人的減肥效果——李磊就是瘦得飛快,韓梅梅就是減肥特慢,這和年齡、性別、代謝狀況、體重基數、基因、活動量都有關係。

給自己多一點耐心,減脂本來就是件細水長流的事。十年長的脂肪,不可 能十天減下去。

11.  我應該如何選擇?

沒有一種飲食方法適合所有的人。

關於是否要計算卡路裡,請嘗試不同方法後,根據自己身體的反應和感覺來決定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