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輕小說行業現在網絡輕小說是一枝獨秀,通過在公開的輕小說連載平台上發布作品,獲得人氣的話自然就會吸引到傳統的商業輕小說文庫的編輯來洽談書籍化事宜,如果銷量和網絡人氣都不錯的話還會迎來跨媒體企劃開發。日本書店書泉Book Tower 的店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顧了2017 年輕小說行業的情況,認為網絡輕小說的整體優勢還是很大,而且改編漫畫與輕小說作品是相得益彰,甚至會有改編漫畫賣的比原作小說還要好。

書泉Book Tower 的店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7 年該店內的輕小說銷量排行,與2016 年的基本上一致,源自「成為輕小說家吧」網站的作品勢頭沒有衰退,今後也會繼續快速發展,老實說在當初這類小說剛出現的時候沒想到能變成現在這樣,網絡輕小說作品之間激戰,新人作家頻出,網絡輕小說刊行數量增加,還出現了新種類的輕小說。在新種類小說中像徵性的是歷史題材輕小說,不是以織田信長這樣的知名武將作為主角,而是選擇不知名的小武將作為題材。這類作品的特徵是現代世界的主角轉生到了戰國時代成為一名不知名的武將,利用現代的知識和武器活躍在戰國時代。例如以織田信長的哥哥織田信廣為主角的《織田家的長男降生了》以及以織田信長的弟弟織田信行為主角的《作為信長之弟織田信行活著的時候》。還有在關原大戰時背叛了西軍的朽木元綱為原型的《淡海乃海水面波動之時》。在一個實體書籍出版不景氣的時代,普通來說應該是廢棄的作品企劃,但因為在網絡上廣受歡迎,以此為基礎這些作品推出商業輕小說,頗受歡迎。

輕小說人氣的另一個關鍵詞就是動畫,但是2017 年關於動畫化方面輕小說行業出現了一點點不同,現在的輕小說在動畫開播前1 個月銷量都沒有明顯的增長,而在動畫播出到終盤則是銷量增長,還有是從動畫完結後小說銷量開始增長的。店員分析恐怕是因為一口氣看完動畫的人,看完最終話後還是很在意故事的後續於是就買小說原作。而在店員看來網絡輕小說的在書店的銷售策略是「一個都不能少」,將小說原作與改編的漫畫的單行本放在一起共同銷售,雖然這些改編漫畫是源自小說,但是有的改編漫畫會在內容中巧妙的穿插與原作小說不同的解釋,有的時候改編漫畫比原作小說銷量還要好,尤其是在原作小說比較難讀的情況下,漫畫就成為了輕小說的一個入口。

如今在日本輕小說讀者大致分成三類,30 歲、40 歲的男性,喜歡戀愛的女性以及高中生讀者,30 歲、40 歲的男性是無法將自己投影到高中生主角的,所以還是以大叔或者上班族為主角的小說更適合他們,相反高中生群體讀者自然是喜歡高中生主角的輕小說,這和小說的價格也有關係,網絡輕小說1 本1000 日元,對於高中生來講也並不便宜。而在女性讀者群體中獲得人氣的「成為輕小說家吧」係作品是「反派大小姐」這類分類的作品,從充滿著輕小說和乙女遊戲的現代日本轉生到了一個異世界成為主人公,變成了女主角的對手,之後又被告知自己的婚約被廢棄,家道中落,為了改變自己的未來主角在異世界奮鬥的故事。雖說這類作品的讀者數量不一定比得上男性讀者群體,但在一些粉絲中這類作品相當的有人氣,如果動畫化的話或許還會增加粉絲,不過因為是戀愛相關題材作品,或許在吸引男性粉絲方面比較困難。

乍看之下隨著日本網絡輕小說的發展,輕小說擴展到了各種題材,但是目前日本輕小說中比較偏弱的是現代推理作品。從作家方面來說,將自己的作品傳到網絡上就能知道作品在讀者群體中的反響,讀者方面也有免費閱讀這些網絡輕小說的好處,在有著「商業雜誌上出道的新人的作品賣不出」的輕小說業界牢騷當中,《86-不存在的戰區-》等新人作者的輕小說暢銷,也是傳統的商業雜誌輕小說復權,即便如此日本網絡輕小說的領先優勢是否還能持續,是否會在輕小說領域誕生新的潮流,還是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