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國報》(USA Today)27日報導,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NARA)15日公布的美國前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遇刺檔案顯示,關鍵證人諾森科(Yuri Nosenko)證詞宣稱,蘇聯從未試圖拉攏兇嫌奧斯華(Lee Harvey Oswald),使當時的甘迺迪案調查委員會相當懷疑證詞的可信度。

甘迺迪1963年遇刺身亡震驚世界,目前大眾對此案的認知並不全面。只知道曾為美軍的兇嫌奧斯華1959年到1962年期間移居蘇聯,且在刺殺案發生的前幾星期曾受邀到墨西哥,並在當地與古巴、蘇聯間諜有所接觸。

負責調查此案的華倫委員會(Warren Commission)最終判定兇手是獨自作案。但多年來仍有陰謀論認為甘迺迪之死與蘇聯有關,此次最新機密文件的部分證詞,恐怕無法消除陰謀論者的懷疑。

美國前總統甘迺迪遭刺殺前一刻。(湯森路透)

叛逃還是間諜?

諾森科原先為蘇聯情報單位「國家安全委員會」(KGB)的特工,1964年從俄國叛逃至美國,並在1964至1969年期間受到聯邦調查局(FBI)、中央情報局(CIA)及甘迺迪案調查委員會的審訊。

諾森科1978年6月20日的證詞宣稱,蘇聯從未試圖拉攏兇嫌奧斯華。當時,調查委員會多名成員主張,應對此證詞持保留態度。他們認為,即使奧斯華精神狀態不穩定,蘇聯也不可能會完全無視奧斯華的叛逃,以至於不曾試圖拉攏他。

甘迺迪刺殺案兇嫌奧斯華。(美聯社)

委員克萊因(Kenneth Klein)審問諾森科,如果奧斯華的精神不正常,那為什麼KGB不把他送回美國駐蘇聯使館,反而還照顧他呢?而當時諾森科回應:「當然可以(把他送回去),但結果就是沒做到。」

克萊因繼續質問:「他們(KGB)讓他(奧斯華)繼續留在蘇聯,然後每天必須擔心他。一個精神不穩的美國人能幹嘛呢?對吧?」

事實上在冷戰期間,美國人叛逃到蘇聯的案例相當罕見,奧斯華居住在蘇聯的4年間僅有2名美國人向蘇聯投誠。據此,委員費安(Floyd Fithian)也向諾森科提出質疑,若美國人叛逃的發生率這麼低,那麼奧斯華怎麼可能沒受到蘇聯政府的審問,「沒有人會相信這種故事。」

諾森科的證詞疑點重重,例如,在KGB沒有任何意圖的情況下,蘇聯為何會允許曾任美軍陸戰隊狙擊手的奧斯華移居蘇聯、與蘇聯女子結婚後,再搬回美國定居。

刺殺甘迺迪的主兇奧斯華。(湯森路透)

諾森科的平反

聯邦調查局(FBI)、CIA對於諾森科是否為蘇聯間諜的看法不同,導致兩大情報單位1960年代調查甘迺迪案時陷入緊張的對立關係,CIA認為諾森科肯定是別有企圖的蘇聯內應,但FBI判定諾森科無違法嫌疑。

前CIA局長麥康(John McCone)曾與美國前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討論諾森科是否為蘇聯安插的間諜。

麥康在1964年2月20日的備忘錄上寫道:「我向詹森總統稟報,我們持續地審問諾森科,我們的反情報人員覺得他是個內應,但他們還沒完全確定。總統表示,他(諾森科)可能是真心叛逃的,能給我們一些好的資訊。」

但備忘錄後來的結論是:「我們現在只能斷定,蘇聯的表現和行動與其他任何叛逃者的處理方式不同,引起我們的懷疑。」

美國前總統詹森。(湯森路透)

直到1969年,CIA判定諾森科為叛逃者而非間諜,聘僱他為分析蘇聯情報的顧問,並首度公開諾森科的姓名為羅斯尼克(George Martin Rosnek)。羅斯尼克2008年於北卡羅萊納州(North Carolina)去世,享年80歲。

塵封54年後的機密

依據美國國會1992年10月26日通過的《甘迺迪檔案法》(JFK Assassination Records Collection Act),規定在法案通過後的25年內,也就是到2017年必須將甘迺迪遇刺相關文件全部公開。

10月26日屆滿25年當天,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國安單位建議下,決定僅解密部分檔案,其他將繼續封存,待未來180天內審閱完畢後,再決定是否公諸於世。

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湯森路透)

NARA擁有的甘迺迪機密文件多數來自中央情報局(CIA)、聯邦調查局(FBI)與司法部,包含約3100份未公開文件、3萬份部分公開的文件。這些未公開的檔案通常與刺殺案無關,而與牽涉其中的人物、國家、陰謀論、情報機構有關。

NARA表示,15日公布的機密檔案是2017年釋出的最後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