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武當雜志。

87年6月下旬,表兄因與黃某發生打架,表兄因一時氣怒,將黃某推倒在地,繼而拳腳相加,後經人勸解回家,未經二個小時之久,而黃某即口不能言知覺全失

當時黃某的父親急欲尋醫診治,恰逢我師嶺南武林奇人韓世英,在場,口稱此症可以包治.但因年紀已高,時在夜間采藥不便,今洩我秘傳,叫我速到水井邊,採取青苔一大碗,洗去泥土,並囑取童便一大碗,共搞爛,取其原汁,將黃某牙齒打開,灌下二調匙,十分鐘後,黃某在床上即叫身痛,後,復食半碗,旋即全愈.事後請教韓師,青苔一物,何以有此奇效?

他說青苔乃不死之物,小試取之將泥土洗淨,置於烈日下曬干,復放還水中,仍舊可以復活.,所以此物又名歸陰還魂草.我以此物治癒跌打損傷無數,此神奇秘方,生平從未授人,今為救人,故洩露不傳之秘

附:以上藥方乃為花鎖門拳師常用的打傷救急秘傳驗方.歷代傳人曾治癒傷危患者無數.經筆者臨床實踐,確有起死回生之效,為救死扶傷,濟世利

人,故願將其公開,獻於武林同道.希望有更多的人掌握此法.

青苔

百科名片

青qīng 苔tái ,是水生苔蘚植物,色翠綠,生長在水中或陸地陰濕處。生長在江河內的青苔,傣語稱為“改”;生長在靜水池塘中的青苔,傣語稱為“島”。“改”和“島”都是傣族群眾喜歡採食的野菜。

食用方法

  民間有諺語說,“三月青苔露綠頭,四月青苔綠滿江。”不論哪種青苔,都是附生在水底的石塊或岩石上,春暖時抽絲發苔,三月末、四月初長成又長又綠的青絲。此時,傣家“卜哨”和少婦便腰系小筐到江河、池塘內採集青苔,烹飪保健菜肴。

青苔片

以鮮魚苔為原料烹飪的小菜有青苔鮮湯、青苔卵石湯、清蒸青苔等。青苔鮮湯,以從江河中撈來的鮮青苔為主要原料,以聚果榕的嫩尖為配料,加大蔥、青蒜、芫荽等佐料烹煮。烹飪時,先撿去混在青苔絲內的雜質,用清水反復漂洗;其他配料、佐料洗淨切碎。油鍋燒熱,投入二三瓣蒜瓣煸炒至香味溢出時,加入食鹽和鮮青苔略加翻炒後加入鮮湯,至湯燒沸時再加入聚果榕嫩尖共煮至熟時,加入切碎青蒜即起鍋裝碗,在湯面上撒蔥花、芫荽即可食用。這道激發菜,色澤青翠,氣香、味鮮。

青苔卵石湯,又叫滑苔湯。主要原料是從池塘中撈來的新鮮青苔和干淨的卵石及大蔥,姜、蒜、芫荽、辣椒和少許濾盡石灰的石灰水。烹飪時,青苔漂洗干淨與洗淨切碎的佐料一起盛在盆內,加石灰水拌勻,撒上食鹽待煮。作為熱源的卵石投入火塘燒至發紅時,一隻只取出投入青苔盆內,使盆內青苔沸騰至熟,用糯米飯團蘸裹食用。這道菜,色澤青翠,滑膩清香,風味獨特。

清蒸青苔,即可用新鮮青苔為原料,又可以青苔干品為原料。烹飪時應與雞蛋、精瘦豬肉及大蔥、薑末、蒜泥、芫荽作配。先將青苔洗姜裝碗,加入剁細的豬肉和雞蛋、食鹽和一應佐料充分調拌成糊,再加入適量豬油、味精,置入木甑內蒸熟即可。這道菜,色澤黃綠相間,細嫩、鮮香可口。

青苔還可加工成傣語稱為“改些”和“改養”的干品。“改些”又稱“改義”。其加工方法是將新鮮青苔洗淨,撿盡雜質,拉開苔絲,攤成薄片曬干即成。“改養”又稱“改英”,加工方法與“改些”大同小異。加工這種青苔干品,只需在攤開的青苔上撒些薑末和鹽水曬干即成。青苔干品,統稱青苔片,主要作為商品上市。青苔片可用清水發開成新鮮青苔,烹飪青苔湯、清蒸青苔和卵石青苔湯。同時還可用干品烹制油煎青苔和烘烤青苔。烹飪油煎青苔,只需將青苔片剪成一寸見方的小塊,在沸油中過一次油即可食用。烘烤青苔需用文火慢烤,邊燒烤邊的青苔片上抹油,直至烘熟烤脆即裝盤供食。油煎青苔和烘烤青苔,形呈片狀,色翠綠,香脆而具有海味氣息。傣家人多用糯米飯蘸裹食用。

青苔長於清流之下,不受污染,富含綠色素、葉黃素、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1、B2、B12、和維生素C、維生素D,還含有人體所需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能防治瘧疾,對消化不良、肺炎、氣管炎有一定治療作用。是天然綠色保健美食。

藥用價值

  青苔為苔蘚類植物,常年生長在濕地、牆上、井中、屋瓦及水中等處。其藥用價值主要有:

一、治療燙火傷

  取牆上青苔燒成灰,用適量植物油調勻擦患處。

二、治療痔瘡

  脫肛取牆上青苔15克,用火焙乾研細末。又以羊蹄殼5副,炒白術、白芷各30克、茯苓60克、槐花15克、共研為細末、加米飯少許為丸,每晚臨睡時服3克,連服1個月可愈。

三、治療外傷出血

  取水中青苔烘乾研細末,傷口經消毒後撒上藥粉,加壓包紮。

四、治療急慢性鼻炎、鼻竇炎

  每日刮取牆上(不得混有泥沙)的新鮮青苔少許。用一小塊干淨薄紗布包裹後,在睡前塞入鼻孔(兩鼻孔輪流交替),次晨取出。待鼻塞解除,流涕及其他伴隨症狀完全消失後,照此法繼續用3~4天,即可治癒,且不易復發。

五、馬蜂蜇傷

  塗抹青苔可以去毒。對蜂蜇有奇效!

俗稱的“青苔”

  池塘中的“青苔”,又稱“青泥苔”,是絲狀綠藻的總稱,特別是水綿、剛毛藻、水網藻等。一方面會爭奪其他藻類生活空間,並消耗池塘水中的養料,影響浮游生物的繁殖,會使池水變瘦,溶氧偏低;另一方面,當魚、蝦、蟹苗游入“青苔”時,往往被亂絲纏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