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對多個國家的調查證實,兒童的生長速度,在一年四季中並不相同,長得最快的是在5月,平均達到7.3毫米;長得最慢的是在10月,平均只有3.3毫米。因此,有關專家把5月稱為“奧妙的5月”。

孩子的身高問題越來越受到家長關注,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

寶寶快速長高三大要素

要素一:營養足

1蛋白質:長高營養素必備

1)動物蛋白質中的蛋、奶、肉、魚以及大豆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與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較接近,在體內的利用率較高,稱為優質蛋白質,可多給寶寶補充。

2)雞蛋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很高,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一個雞蛋的營養價值約等於250克牛奶。

3)蛋黃是磷脂,含多種微量元素及所有的B族維生素,是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的良好來源。大豆蛋白質含人體需要的全部氨基酸。

2、維生素:讓機體發育平衡

1)維生素對寶寶的成長發育有平衡補充的作用。維生素A、B、C等對寶寶均衡營養,保持機體活力,給骨骼發育起著加速度的作用。

2)動物肝、腎、雞蛋,特別是新鮮的蔬菜水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補充維生素D是必要的,嬰兒輔食中的穀類食物並不能提供足夠數量的、能促進骨骼生長的營養物質。

3、礦物質:將孩子骨骼拉長

1)鈣、磷、鎂等礦物質是構成骨骼架構的最基礎的元素。有資料表明,骨骼中三分之二的礦物質中99%是由以上三種礦物質構成的。補充充足且適當的礦物質可以拉長骨骼。

2)鈣的來源以奶製品為主,如牛奶、乳製品、乳酪。牛奶不僅含有優良的蛋白質、容易吸收的脂肪,還含有豐富的鈣質、維生素A和核黃素。

要素二:多睡覺

1)足夠的睡眠時間是身體長高的重要措施。人在睡中生長激素每天的分泌大多數是在熟睡時進行,而且有兩個高峰期,一是在凌晨0~1點,生長激素分泌達到最高峰。

2)因此,孩子要在晚上9~10點入睡,才能保證凌晨0~1點進入深度睡眠。凌晨5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又一個小高潮,為不使孩子錯過這個生長機會,不能讓他太早起床,起床時間最好為6點30分左右。

要素三:常運動

1)適量的鍛煉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保障骨、腦細胞的營養和發育,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增加對骨端骺板的刺激,從而促進骨骼的生長。

2)此外,體育鍛煉能刺激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這些都會加速孩子的生長發育,促使孩子長高。應該多做跑、跳、攀登的運動,如引體向上、屈臂懸肘、投擲、 單槓、爬杆等,以促進脊柱的延伸和下肢的增長;還要加強全身性鍛煉。

3)多參加球類、體操、舞蹈、游泳、跳台階、盪鞦韆等運動,每次堅持30分鐘以上。而那些負重或壓縮性的運動,比如舉重、舉啞鈴、拉力器等,對身高增長是不利的。

4)對於正處於求學階段的孩子來講,鮮有時間能在最佳日照時間曬太陽,這樣平時的鍛煉就更顯重要

寶寶五月營養補充避免三錯誤

錯誤1:不重視泥糊狀食品的添加

1)在4—6個月時,單純的母乳喂養或配方奶粉餵養已不能滿足小兒生長需要,必須添加含有大量小兒生長所需的營養素,鼓勵給4—6個月的嬰兒添加泥糊狀食品,首選是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強化的營養米粉。

2)要用小匙餵,只要每天堅持,經過10次左右寶寶都能學會吃米粉。同時要保證泥糊狀食品的質量,逐漸添加不同顏色、不同味道和不同質地的食物

錯誤2:血紅素鐵的攝入過少。

1)缺鐵性貧血是嬰兒時期的多發病,主要是由於鐵缺乏引起。在嬰幼兒體內,鐵的來源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食物。

2)目前在小孩餵養中,家長喜歡給寶寶吃魚、蝦(蝦的鐵含量較低),覺得肉類不易烹調,寶寶嚼不動,不易消化;認為肝臟是解毒器官,其中有很多“毒物”而很少給寶寶吃,以致血紅素鐵的攝入不足,同時也會減少非血紅素鐵的吸收。

3)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除了要鼓勵母乳喂養(母乳中的鐵吸收率高),母乳不足時應食用配方奶粉.

錯誤3:食物的種類過於單調

1)許多家長不重視小兒食物種類的多樣化和烹調方法,給寶寶的食物種類過於單調,久而久之,寶寶不僅得不到全面的營養,也不願意接受新食物,甚至會引起排食和偏食。

2)我們主張1歲以後的幼兒每天至少應該吃到10種以上的食物,以後可逐漸增加到30種,可以將許多種類的食物合在一起吃,如“炒五丁”:將土豆、胡蘿蔔、豌豆、香菇、豬肉都切成小丁再炒。

3)又如羅宋湯,可以放洋蔥、捲心菜、土豆、胡蘿蔔、番茄再加牛肉等,這些菜食物種類多,顏色鮮亮、營養成分全面,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