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發心
由此可知,發心來自清楚的覺知,並非盲目無知的隨便發些口頭空願,而菩提心更是我們人人所應發起的。然而我們應如何發起菩提心呢?以下提供一個方法給大家:各位可以發一個願,這個願要與菩提道有關,不要發什麼賺五百萬、討小老婆之類的願,拿一張紙寫下來,然後將那張紙放在家中佛像的下方,過了一年後再將它拿出來看。若是看了後覺得很滿意,那表示這一年來都沒進步,就好好反省吧!若是看了後覺得很慚愧或很丟臉,那就表示這一年來其實自己已經有進步了,就再寫一個願放在佛像下,過一年再拿出來看,這樣差不多經過三、五年,如果自己有在菩提道上用功,就會發現每一年都有進步,到後來願就會逐漸成形。而那成形的願也就是自己的本願,這時菩提心也就發起來了。
然而很多人發菩提心,受到一些挫折或干擾就退心了,究竟要怎麼樣發心才能維持不退呢?其實從發心的根本動機上就可以看得出來是否會退心了。一般來說,有三種發心是不會退心的:
一、 因佛而發心:因為覺悟人生的真諦而發心。
二、 因正法而發心:因感受到正法的殊勝之處,不忍正法衰微而願於末法無法之世弘揚正法。
三、 因眾生苦難而發心:見眾生受到種種苦痛逼迫而起大悲心誓願救拔。
若是由這三個動機上來發心是絕不退心的,因此我們要用這三個標準來勘定啟發自己的菩提心。有人會喜歡師父長相莊嚴而發心,或是看到道場建築富麗而發心,也有由於父母生病而發心,那都會退心。以前有位居士,因為兒子死了才來發心學佛,雖然好多年來一直很投入精進,然而發生了一件衝突,他就再也不來了。這就是由於他發心的動機不確,所以才會輕易離去。因此,我們期望各位一旦發起菩提心就永不退轉,所以希望大家在發心的時候能夠掌握住重點。要知道:一旦真正發起菩提心,我們的心就從錯誤的地方調到正確的原點,走上光明的康莊大道,一切菩薩行也從此出生。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去觀察自己每天的心理狀態是停在那一個層次中,去鑒定一下自己究竟發的是什麼心。要能隨時提起這種疑情:「我的發心是否正確?我的作為算是學佛嗎?這樣做是否能了生死?如何才能得到佛的正法呢?...」一切的所作所為都必須以佛法的標準來勘定,若能如此,則於修法中即可從發起出離心一直提升超越到發起普賢廣大行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