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添加大有講究,不注意這些細節,寶媽可能好心辦壞事

2017-12-11 由 媽媽育兒助手 發表於親子

小寶已經1歲了,張女士平時對小寶的飲食十分重視,生怕小寶營養不夠而耽誤了正常的發育。可是在這個節骨點上,真的該給小寶添加輔食了。可是張女士搜索了很多網上的論壇帖子,還專門詢問了一些有經驗的寶媽,他們的說法不一,有的說給寶寶添加一些容易消化容易咀嚼的食物,比如碎菜、包子、稀飯等;有的說最好是添加一些水果泥、蔬菜泥,這樣不但有營養,而且很好消化。張女士真的有點作難了,到底該給寶寶添加什麼輔食呢?

觀點分析:

其實對於寶寶的飲食,不同寶媽的意見可能是不一樣的。有的寶媽很心細,從最初的牛奶,逐漸的往米湯、麵條、米飯慢慢的過度。也有的寶媽認為寶寶一開始就要餵養粗糧,因為這樣可以及早鍛鍊寶寶的咀嚼功能,因此很早就給寶寶吃胡蘿、米飯等不好消化的食物了。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1-3個月:這個時期的寶寶最好還是餵養母乳或者奶粉,這是由於寶寶的消化系統還很不完善,只適合牛奶。在餵養的時候,最好少食多餐,每天次數保持在6次左右就行,不過需要注意每次餵養量要適中,保持在500ml左右。

4-6個月:寶寶這時候沒有長牙,不過馬上就要出來了,因此很喜歡吞咽食物,寶媽需要觀察寶寶是否需要添加輔食,或者適當的少量添加。剛開始一般1-2勺,慢慢的加量。如果是輔食的話,一般以糊狀和流質的食物為主,比如水果泥、蔬菜泥和米粉等。

7-9個月:寶寶腸胃功能不斷的發育,胃蛋白酶也逐漸的起作用了。這時候寶寶一般都可以接受肉食,可以從糊狀往固態過度,慢慢鍛鍊寶寶的咀嚼功能。食物的話可以選擇水果、魚肉、穀類或者蛋類,打成泥狀之後磨成粉末。

10-12個月:寶寶的牙齒已經出來了,也可以用牙床咀嚼食物。這個時間段是鍛鍊寶寶咀嚼功能最重要的時期,飲食將近接近成人水平了。不過需要注意,不管是菜還是米飯都是多煮一會,注意輔食軟硬度,水果的話可以適當硬一點。一旦食物過硬的話,很難嚼爛,甚至還會出現危險情況。

1歲以後:這時候寶寶的飲食可以和成人一樣了,每天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不過在吃飯的時候,要讓寶寶專心吃飯,不要邊吃邊玩耍,防止出現一些意外情況。

小結:寶寶輔食的添加也是有一定規律的,在一定時期要及時給寶寶添加相應的輔食,這樣才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保證寶寶正常的正常發育。

相關文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