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三讀通過後,以「中正」命名的道路、學校等是否改名引起討論,總統府今天(7日)表示,事情有優先順序,歷史真相的釐清都尚未完成,哪裡來其他的處置措施?這是邏輯問題。行政院長賴清德下午受訪時則說,法律才剛通過,未來會充分尊重促轉會的權利,此刻不宜作任何評論。

總統府今天表示,部分人士在促轉條例通過後,刻意曲解法律條文,散布政府即將進行貨幣改鑄、道路與學校更名等措施;在歷史真相釐清前,應避免給少數人煽動仇恨、操弄對立空間。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則進一步補充指出,條例第五條規定,威權象徵的改正,方式有許多種,包括移除、更名,也可能保存或改建,或者以其他方式為之。

他說,條例當中明定一定要處理的,是包括威權時期不當審判、人權壓迫等等有必要釐清真相或者還歸人民權益、名譽的。以上這些工作,都必須要由促轉條例實施後所成立的獨立機關「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來辦理。

黃重諺強調,事情總是有個優先順序,歷史真相的釐清都尚未完成,例如不當審判、人權壓迫的史實都還沒還諸真相,釐清責任,哪裡來其他的處置措施?這是邏輯問題。

不過,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對「改名」問題則是說,「沒有這回事,這是在製造對立」。他說,促轉條例不是要製造對立,而是要和解,政院的工作是要還原歷史真相,並維護白色恐怖受害者權利;至於道路或校名要不要改名,這不是行政院要處理的事。

賴清德下午參觀「2017台灣醫療科技展」時,媒體追問「中正路」改名、銅板重鑄的問題,賴清德說,根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行政院要成立一個獨立機關,未來會授權給這個機關去做調查,同時提出報告。他在行政院會己指示,由政務委員羅秉成負責成立這個委員會,「我們會充分尊重這一個機關的權利,此刻不宜去做任何的評論」。

依立院三讀通過的促轉條例內容,獨立機關「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應於二年內就條例第二條所列五大事項,以書面向行政院長提出含完整調查報告、規劃方案及具體實施步驟在內之任務總結報告。

條例第二條所列五大事項包括: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不當黨產之處理及運用;其他轉型正義事項。

而條例第五條對「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的闡釋,則明白規定「為確立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否定威權統治之合法性及記取侵害人權事件之歷史教訓,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或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