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前行(一)

壹、 邁向佛陀的境界

一、前言

這次夏安居課程,我們可以把它取名為邁向佛陀的境界,這一次訓練是要我們體驗,如何由凡夫到達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的境界,佛陀是怎麼成就的。現在站在一個行者的立場要想了解一個修行者,怎樣由凡夫透過這樣一個生命改造的工程,而達到那個殊勝、不可思議的境界,他需要具備那些條件,需要進行那些工程。

兩千多年前的悉達多太子當初是怎麼成就的,我們現在可以說非常的茫然,大家也很期望,能夠很快的擁有像他一樣的成就。可是,我們也確確實實的看到,大家都很認真,但是在很辛苦的情況之下,幾乎沒有辦法成就,所以非常的懊惱。

現在首先要跟各位重新建構,釋迦牟尼佛當時的環境跟背景,讓我們能夠體會到當時他是怎麼進行的。在他那個時代,社會普遍存在著修行的風氣,就像今天台灣社會普遍存在著暴戾、跟賺錢的風氣一樣。台灣的這股暴戾風氣姑且不論,但是台灣這一股積極賺錢的風氣,事實上不能夠說全部都錯,那是世間人的一種用心方法。

二、精進修行前應具備的三個基本條件

在兩千五百年乃至三千年前,悉達多太子當時的社會環境,普遍存在著那一種精進修行的風氣。像悉達多太子當時認真修後,而有大解脫、大成就者很多,你不能說當時只有他一個人成就而已,那你就錯了。就像我們這個時代裡頭,你不能說只有王永慶賺到錢,跟他一樣賺到錢的人還很多。所以,想要賺錢不是用你的想法,你要去知道那些成功者,他是怎麼賺錢的;同樣的,你想要修行有成就,不要用你的想法,你要知道那些成功者,他們是用什麼方法,這個背景你要先了解。

首先要告訴各位的是,當時的人他們很認真在修行,你要先肯定這一點。換句話說,當時的人已經擁有某一種基礎條件,而這一種基礎條件,你現在大概都沒有具足。他們的條件是什麼,各位你有沒有這樣問過?我跟各位舉三個條件:

第一、 當時的人具有禪定的基礎,你有嗎?

第二、 當時的人對於善知識的指導,是絕決對的服從,現在你有嗎?

第三、 是大家很難體會的,就是在人與人之間保持著,絕對不跟人衝突的這個基本條件,你有嗎?

現在的人動不動就跟人家起衝突,在這個前題之下,你一切的修行都是白費。就像你想要經營事業成功,凡是來到你這裡的人,你都要跟他吵一架一樣,看你怎麼成功。有可能嗎?而我們面對群眾,你認為他那裡錯了,而相對於他的立場你才對,那我告訴你,你什麼修行都別談,因為基本上你已經弄錯了。修行是要修正我們自己,調整我們自己,既然會跟人家衝突,那表示你沒有辦法修正自己、調整自己,那你這樣子已經沒有用了!

古代做鍋子用的那種鐵材叫做生鐵,那個生鐵是不可鍛的,它成型後就是那個樣子,怎麼講都沒用,你知道嗎?你既然不能修改自己,那你就跟它一樣,沒有辦法調整。最起碼你要加進一點鉻鐵,使它變成可鍛的鑄鐵,不要是不可鍛的生鐵。你這塊材料假如是生鐵的話,那根本就沒用,你必須要可鍛。

所以,第三個條件你要是不具足的話,根本沒有用,你連一般凡夫都不如,所以我們多少都應該具足這個條件。即使未必百分之百,也應該到達相當的程度才對。而真正修行最難的,是你還沒有達到百分之百之前的這一段的距離,也是你要修行的,關鍵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我們從百分之六十能轉,要把它提昇到百分之八十能轉;到百分之八十能轉,你還要提昇到百分之九十能轉;逐漸的到達百分之百都能轉,這樣的地步跟境界。接下來你才能說:我要來找一個善知識完全依止他。要不然,即使你找到一個天王巨星的善知識,不要兩天你就會跟他吵架,因為你是不可轉的生鐵嘛!對不對?你可以有一萬零一個理由來說他的不對;甚至於,還可以把佛教的因果論,拿出來套在他的身上,叫他下無間地獄;這個就是你第三個條件沒有具足所產生的情況,那你更不用講禪定了。因為你的妄想那麼多,那有禪定!所以,先把這些基本條件弄清楚了,看看我們是屬於什麼樣的料子,是可成就的,還是不可成就的,或者,只是一個放空話的貨色而已。自己要先好好嚴格的評審自己,不要人家來定位,人家定位絕對說你很好,說你不修行則已,一修行則很快會成佛。那你要到什麼時候修行,那就沒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