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感覺到聽別人講話愈來愈吃力?常常需要請對方重覆呢?您是否感到當週圍環境中有噪音時,溝通能力就大大地降低了呢?電視的音量是否愈開愈大?或是家中的小孩常常叫他沒反應、注意力不集中呢?以上的情形很可能是聽力有問題所引起,必需到大醫院的耳鼻喉科去接受聽力檢查。
聽力障礙一般分為傳導型、感音型及混合型三種。所謂傳導型指的是聲音無法正常地經由外耳及中耳傳至內耳。會引起傳導型聽障的是中耳及外耳的疾病,如:中耳炎、小耳症、耳骨硬化症等。至於感音型則是外耳及中耳等聲音的傳導路徑正常,但內耳的毛細胞有病變,以致無法接收與解析聲音的訊息。
造成感音型聽障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如先天性聽障、老年性聽障、突發性耳聾、美尼爾式症等。混合型就是傳導(外、中耳)與接收(內耳)皆不佳的狀況。臨床上要分別這三種聽障的型態十分容易,患者只要接受耳鏡檢查及簡單的純音聽力檢查,即可知道聽障的種類、嚴重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原因。
聽力障礙要如何治療呢?一般傳導型聽障可以用藥物、手術或植入型骨導式助聽器治療,效果多半不錯。但感音型聽障的患者就沒那麽幸運了,除了少數疾病之外,大多數的感音型聽障是無法用藥物或手術治療多。他們多要藉助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來幫助溝通。在臨床上,超過90%的聽障患者是屬於感音型的,因此助聽器在聽障者復健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助聽器的選配是一門專業,多由耳鼻喉科醫師與專業聽力師或選配師完成。助聽器的購買也和買一般電器不同,它必須考慮每個人的聽力損失程度、日常生活聽覺需要等不同的因素來做選擇。因此選擇有專業能力、熱心服務的廠商就十分重要。當然此專業在此絕對不可能一一寫出,以下僅就一些常見的問題,給助聽器配戴者一些建議:
一、適當的期待:助聽器,顧名思義,是幫助溝通。不可能戴上以後就百分百恢復原來的聽力。
二、不要太早放棄:使用任何新的機器,都必須花點時間適應,讓大腦習慣新的訊息。不要因為剛開始戴時有雜音、不清楚就放棄使用。
三、原則上儘量雙耳配戴:在經濟許可的範圍下,雙耳配戴效果較佳,當然也有少數的例外。
四、最後還是要強調,選擇具專業、熱心的醫師和廠商。因為助聽器不是一配就沒事了,還有許多後續的維修或調整,才能讓它保持在最佳狀態。
總而言之,有了聽力障礙先不用驚慌,經過耳鼻喉科醫師的專業診斷確定病因,總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溝通,進而減少日常生活的不便,增進生活品質。
兒童助聽器驗配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項目。由於聽覺系統發育程度、心理狀態、視覺、智力、反應能力等與成人有較大差異,兒童助聽器驗配必須依靠助聽器驗配師和家長的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那麼驗配兒童助聽器需要遵循哪些原則呢?
1、確切的聽力學和醫學診斷:聽力學和醫學診斷一定要明確(包括中耳、內耳和聽神經、耳蝸結構的完整性;聽神經病、大前庭導水管綜合徵及其他代謝和遺傳性疾病綜合徵等)。
2、獲得準確及全頻段(至少應包括0.5k、1k、2k和4kHz點)的聽力損失程度值(建議不要直接使用多頻穩態的結果),即獲得雙耳精確的可用於助聽器驗配的預估聽力曲線圖。
3、醫學專業驗配:助聽器驗配除了涉及助聽器和聽力學專業相關問題,還涉及到寶寶的綜合醫學評估問題。如發育遲緩的診斷、舌系帶、大前庭導水管綜合徵、聽神經病及腦癱和智力、巨細胞病毒感染、小兒的聽覺發育及心智發育等。
4、雙側聽力損失一定要雙側驗配助聽器。
5、避免不干預和干預不足:當聽力學主客觀檢查均未引出反應者,往往認為沒有殘餘聽力,其實大多數都有些殘餘聽力,因此,早期(小於1歲)不應放棄驗配助聽器。如助聽器驗配無效後,可以再考慮電子耳蝸。
6、避免過度干預。即不該配助聽器而配助聽器的情況,我們已經知道存在聽覺發育遲緩和測試差錯(測試必需有重複兩次)的問題(約為7%),尤其是診斷輕中度聽力損失患者。會出現早期(小於六月齡)干預中的過度診斷問題,而過度診斷則必然會導致過度的干預問題,一定要做到適度干預。
7、嬰幼兒儘可能選擇性能高的助聽器。性能高的助聽器擁有擴大的聲音保真度高,音域寬以及處理聲音快和能力強等優點。
8、助聽器驗配一定要早,同時堅持家庭為主體的聽覺和言語康復訓練。
9、助聽器和耳模的正確使用維護及定期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