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在說課前準備好各領域基本課型的框架。包括目標框架、理論框架。
(2)說者要合理安排好20分鐘。一般2-3分鐘內要把目標確定下來,然後重點去考慮教學設計的框架,重難點突破的策略,並以綱要的形式寫下來,不要一字一句去寫。
(3)說課時整體要流暢,不要作報告似的,有許多個「123」,環節間的過渡要自然,過渡語言可事先準備好。比如,教材分析後,要確定目標了,可以這樣說「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將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定位為……」「為使幼兒感受……,我為本次活動確定了兩個目標,旨在對幼兒的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作積極的引導」;說好目標可接著說:「下面我側重談談對這個教學活動重難點的處理」;「為順利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將做好以下準備」等等。同時儘量避免師問、估計生答,師又問,估計生又答……,這種流水帳式的說法。
(4)因為面試中的說課均是課前的預案,不是課後的反思性說課,想像的空間較大,所以你可以將課堂設計得精美一些。當然說課時應體現落實計劃的可能性、有效性和監控性,絕不是虛無飄渺的「紙上談兵」,所以難以準備的教具、學具,難以組織的環節等要儘量避免。
下面具體談談「說課」前可準備的框架:
什麼是說課?通俗地講就是要說清: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
說課的基本框架:說教材說目標說重難點說準備說流程說亮點
語言領域:(散文詩、童話詩、詩歌、故事)
1.說教材:分析教材的教育價值(語言、結構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寓意,有什麼教育意義)散文詩等一般都具有樸素明朗的口語文體,深入淺出的詩性深度,淺出易懂的道理。散文詩等都具有「詩情畫意、短小精悍、想像豐富」、「語言優美精鍊,寓意深刻含蓄」的特點,往往運用擬人、誇張、比喻等手法向我們展示或揭示一個……過程、畫面或道理。對於詩歌,教師應關注作者在聲、形、色等方面的描寫,以及是否具有光感、動感等,語言是否富有韻律節奏的美感,因為這些描寫,會使詩歌更加具體形象生動,相關詞語就會成為教學的重點或難點。
2.說目標:(認知、情感、能力三維目標)
參考目標:
A.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散文詩的優美語言,體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B.感知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寧靜溫馨的意境,學習用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C.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像,激發幼兒親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D.學習仿編詩歌,體驗創作的樂趣。
E.嘗試根據詩歌的結構仿編詩歌,表現主題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3.重點: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分析:通過前期幼兒知識經驗的積累,幫助幼兒梳理知識,從中理解作品內容,感受其優美的意境和語言。
難點:對詩歌內涵的理解……
分析:因為中大班幼兒雖然有了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理解和想像力也比較豐富,但只停留在散文詩的內容上,對其豐富內涵的理解還比較缺乏,這時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因此就成了活動的難點所在。
4. 說準備:
知識準備
分析:讓幼兒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來豐富自己的感性經驗,讓幼兒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來豐富自己的感性經驗,使得幼兒在活動中能得以充分的理解、體驗,在與同伴的討論交流中,能自主、大膽、快樂地表達。
物質準備
分析:物質材料是實現目標的載體,提供這些物質材料旨在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活動提供條件。
5.語言活動基本流程參考:(重要環節的教學方法、重難點的突破策略)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完整欣賞(多媒體、背景音樂、示範朗誦)分段欣賞(教師提問)幼兒學習朗誦仿編活動延伸
各環節設計意圖:
多媒體運用的優勢:多媒體運用的優勢在於視聽結合,聲圖並茂,把教師難以講解說清、無法直接感知、抽象難懂的知識,跨越時間、空間的界限,生動地告訴幼兒,給予幼兒更為具體、真實的體驗。同時多媒體具有鮮艷的色彩和動感,形象生動直觀,能有效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背景音樂:教師選取優美、抒情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來引出或襯托詩歌,可以營造一種溫馨、浪漫的氛圍,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詩歌的意境中。
整體欣賞:旨在讓幼兒對散文詩的整體有所了解。
教師的提問:詩歌內容較精鍊,思維跨度也比較大,因此需要教師運用啟發性的提問,通過提問的層層推進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有關句式。
幼兒學習朗誦:旨在讓幼兒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和優美語言。學習用優美或自豪等的聲音來朗誦詩歌。
仿編:旨在讓幼兒充分發揮想像,聯繫實際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
科學領域
1.參考目標:
A.通過觀察、比較、探究,使幼兒……(了解某一種物理現象。例:沉浮--了解物體的沉浮與其材質、大小的關係;溶解--了解物質的溶解過程;彈性--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物體的下落--發現物體都有自然下落的現象;滾動--發現不同形狀的物體有不同的滾動路線等)
B.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大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和想法。
C.通過操作,讓幼兒嘗試、經歷探究的過程,培養探究能力。
D.學習大膽地記錄和描述自己操作的過程和結果。
2.重難點:
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給予幼兒正確的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所以往往將觀察探究某一物理現象作為活動的重點。
活動準備同語言領域
基本流程參考:
提出問題並討論猜測記錄互交流實驗觀察及比較表達交流共分享活動延伸
提出問題並討論:
設計意圖:旨在鼓勵幼兒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引導幼兒回憶生活經驗,分享相關的感受,同時教師通過傾聽了解幼兒對「……」的認知程度,發現幼兒在這項探究中存在的盲區或誤區,以便思考自己預設方案有何需要調整的地方。
猜測記錄互交流:
設計意圖:猜想是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的前提,旨在激發幼兒大膽的設想和猜測,並學習初步的記錄方法,同時引發更多的幼兒參與陳述,引導幼兒聽聽看看,了解同伴有什麼不同的觀點。
實驗觀察及比較:
設計意圖:旨在引導幼兒認真實驗,仔細觀察,一一驗證自己的猜測,培養幼兒尊重事實的態度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幼兒學習獲得事實依據和實證的材料,學習客觀地描述事物。
表達交流共分享:
設計意圖:觀察記錄是集體交流的媒介和載體。旨在鼓勵幼兒大膽地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一方面幼兒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傾聽別人,並通過回顧、反思和比較,改變自己初始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師幫助幼兒梳理、歸納零碎的經驗,從而獲得新的經驗,或從新的角度去認識事物。
活動延伸: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旨在鼓勵幼兒繼續探索本課題的相關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