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舒服,整天頭暈暈」,這是很多人都會出現的症狀。但其實,「暈」的種類也有細分。單純的感覺頭部昏沉只能稱為「頭昏」,而伴有看東西天旋地轉、行走不穩、噁心嘔吐等症狀,在醫學上才被稱為「眩暈」(眩暈是因機體對空間定位障礙而產生的一種動性或位置性錯覺,它涉及多個學科。

絕大多數人一生中均經歷此症。據統計,眩暈症占內科門診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門診的15%。眩暈可分為真性眩暈和假性眩暈。真性眩暈是由眼、本體覺或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有明顯的外物或自身旋轉感。假性眩暈多由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貧血、尿毒症、藥物中毒、內分泌疾病及神經官能症等幾乎都有輕重不等的頭暈症狀,患者感覺「飄飄蕩蕩」,沒有明確轉動感。)。對付讓人異常難受的眩暈,中醫在治療上有內服外用的不同療法。

中醫認為治療眩暈,應著重了解頭暈的性質,真性眩暈有明顯的自身或他物旋轉感、傾倒感或視物搖晃不穩:呈陣發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調、站立不穩、指物偏斜及噁心、、面色蒼白、出汗、脈搏血壓改變等植物神經症狀。頭昏常為頭重腳輕、眼花等,並無外境或自身旋轉的運動幻覺,可由心血管系統疾病、全身中毒、代謝性疾病、眼病、貧血等疾患引起。

眩暈最早見於《內經》(《內經》全稱《黃帝內經》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書,成書年代約為戰國時期。本書包括《靈樞》和《素問》兩部書,各八十一篇。主要從陰陽、臟腑、經絡、病機、診法、治則、針灸、按摩、方藥、疾病、攝生等各方面,對人體的生理活動、病理變化以及診斷治療方法作了較為全面而系統的論述,奠定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礎。),稱之為「眩冒「。在《內經》中對本病的病因病機作了較多的論述,認為眩暈屬肝所主,與髓海不足、血虛、邪中等多種因素有關。

在日常中,需要分清「眩暈」和「頭昏」(頭昏是腦神經失調的一種表現。具體原因可能是血液循環不暢、缺氧、低血糖導致腦神經能量匱乏或者是心理疲勞、神經性失調。自我感覺頭腦昏昏沉沉,頭暈,腦子不清醒,丟三落四,工作效率越來越低下。嚴重的話頭昏眼花,眼冒金星,頭昏腦脹,頭重腳輕,常伴有煩躁,噁心,作嘔。雙眼發黑,眼冒金花,站立不穩或某種原因導致短暫意識喪失,突然摔倒等,臨床上一般採用「透腦寶正丹」來治療。)有關中醫養生方面的疑問,可在今日頭條發送私信給我們(致心養生堂),我們將選取有代表性的問題邀請專家解答。

「頭暈」是每個人的主觀感受,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描述作為診症的依據,但其實,很多患者都沒有注意到,眩暈和頭昏是兩種不一樣的概念。

中醫專家表示,眩暈是一種運動感覺障礙。眩即眼花,暈是頭暈,兩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而單純的以持續的頭部昏昏沉沉或迷迷糊糊不清晰的感覺,不能稱之為「眩暈」,我們一般稱之為「頭昏」。

引起眩暈的病因有很多,中醫專家表示,中樞性神經系統病變和周圍性神經系統病變都能眩暈,多見於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頸椎疾病等。

中醫講究辨證治療,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特色也決定了出現眩暈的特點是不一樣的。中醫專家表示,一般而言,老年人多數是氣血虧虛型,因此治療應以補氣養血為主,可選用歸脾丸、補中益氣丸等扶正養氣,而應酬菸酒熬夜較多、生活不節制的中年人,一般屬於痰瘀阻絡型,可用半夏白朮天麻湯、川芎茶調散等祛風活血通絡。

針對一些陰虛火旺型的女性,在眩暈同時伴有煩躁、口乾口苦等,可用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還有一種經常發脾氣罵人的,多伴有高血壓的,屬於肝陽上亢型體質,中醫經常用丹梔逍遙片、龍膽瀉肝丸等,以清肝瀉火。其次,使用中醫特色技術治療也是一個對付眩暈的好方法。比較容易操作的方法有沐足,可買點沐足鹽,自己按摩湧泉穴(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