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名方之姜春華 骨節酸痛 屈伸不利
辛村夜話 2017-11-06 23:33
姜春華(1908~1992年),字秋實,漢族,江蘇南通縣人,全國著名中醫學家、中醫髒象及治則現代科學奠基人。先生自幼從父青雲公習醫,18歲到滬懸壺,復從陸淵雷先生游,30年代即蜚聲醫林,曾執教於上海中醫專科學校、上海復興中醫專科學校、新中國醫學院等,還受聘為《華西醫藥》、《北京中醫雜志》、《廣東醫藥旬刊》、《國醫砥柱》等雜志的特約編輯。
先生學識淵博,敢於創新,諸凡經、史、子、集,無不披覽;歷代醫學論著,更為悉心研究;還廣泛涉獵哲學、心理學、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等現代科學各個領域。先生的學術特點為“擷采百家,融貫古今,拓展新路,重在實效”。主張“古為今用,西為中用”,“活用成規,創立新規”。在長期的臨床醫療實踐中,提出“截斷扭轉學說”,在中醫臨床治療學上樹立了新的裡程碑。在認識疾病上主張“辨病與辨證結合”,提倡既要為病尋藥,又要重視辨證論治的獨特創見。先生早年著有《中醫基礎學》、《中醫病理學總論》、《中醫診斷學》;建國後,著有《中醫治療法則概論》、《傷寒識義》、《姜春華論醫集》、《歷代中醫學家評說》等10餘部著作,其中《腎的研究》一書,在日本曾被二度翻譯,流傳國外《活血化瘀》一書,被日本學者認為“為現代醫學開辟了新的視野”。先生發表論文200多篇,部分論文被國外醫學雜志所載。
1965年先生應巴基斯坦傳統醫學會邀請,赴巴訪問並作了學術交流。1990年被中央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必須繼承的全國老中醫藥專家之一,1991年被國務院認定為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批准享受特殊津貼待遇,表彰先生為中醫事業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
驗方賞析
案例一
吳女,39歲,工人。
周身骨節酸痛已歷五載,反復發作,尤苦於兩膝疼痛腫脹,屈伸不利,坐立行艱,兩足踝也腫痛不已,關節疼痛處伴有灼熱之感,眩暈口乾,怕冷,苔白質紅,脈細弦,西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用消炎痛、阿斯匹林、地塞米松等藥對症治療有效,現無效。證屬風寒痺阻,有化熱傷陰之勢。治當溫散痛痺,護陰清營。
處方:生地90g 麻黃9g 桂枝9g 制川烏9g 獨活9g 羌活9g 防己15g。此方服7貼,膝部踝部關節疼痛腫脹大減,周身關節尚有酸痛,後用當歸、乳香、葛根、姜黃、雷公藤加減治療半月,關節腫痛基本平復,身痛亦除。偶逢氣候變化,關節不利,服初診方即解。
按:此例類風濕性關節炎反復發作,屬中醫頑痺范疇,是一種具有慢性過程和多處關節呈對稱性發炎的全身性疾病,西醫認為與免疫機能失調和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用激素能緩解症狀,但長期使用有副反應或失效。先生將大貼量生地加入溫經通絡復方中,溫痺清營,扶正祛邪,剛柔並濟,能使寒痺從溫而通,瘀熱得清而化,營陰內復,氣血煦濡,經絡疏暢,頑痺可解。療效較西藥激素加抗風濕藥為勝,而且無副作用。從中西醫結合角度看,類似復方能調節免疫和激素的正常功能,同時增強血液循環,清除關節間軟組織的變態炎性反應,因此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顯效。
案例二
楊男,46歲。
三年多來腰痛如折,右腿冷痛,腫脹麻木,屈伸不利,艱於行走,得溫則減,遇寒則甚,氣候交變尤易發作。化驗:抗“O”750u,血沉15mm/h,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平素惡寒怯冷,口淡不渴,舌苔白而厚膩,脈象按之沉細。證屬寒濕入絡,凝滯經脈,閉阻營衛。治擬溫經散寒,活血鎮痛。藥用制附子9g 桂枝9g 生地黃50g 威靈仙15g 晚蠶砂30g 秦艽9g 蘄蛇9g 當歸9g 赤芍9g。7貼藥後,關節疼痛、麻木、發冷好轉,按上方加黃芪30g 乳香、沒藥各6g 再進14貼,病人下肢活動自如,後用上法調治月余而愈,隨訪1年未發。
按:本案為“痛痺”,系由寒濕之邪外襲,凝滯經脈,不通則痛。痛痺之成因偏於寒勝,治療應以辛溫鎮痛為主。附子配桂枝振奮機體陽氣以祛寒邪,佐以乳香、沒藥、赤芍活血止痛,生地、當歸養血活血,秦艽、蘄蛇、蠶砂、威靈仙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共奏溫經散寒止痛之效。綜合此方配伍,妙在重用生地一味,生地味甘性寒,滋陰養血而補益肝腎,臨床多用於熱痺之熱灼營陰,或陰虛內熱,耗血傷津之症。今先生通權達變用以治療寒濕痺證,是取其滋陰補腎,鼓舞正氣之用也。正氣乃固衛御邪之動力,但必以陰精為之糧資,地黃滋補腎陰,則一身之活力由之振奮,祛邪乃能得力,此其一也。且地黃能通利血脈,《別錄》雲“生地為散血之專藥。”《本草正義》謂:“地黃散瘀是其特長。”蓋通脈之品大都具有破瘀攻伐之性,而生地散血通脈,既無燥烈傷正之害,又有滋柔潤脈之用,並具通中寓補之功效,乃寓以於養血之中,盡其祛邪之能,所以《本草逢源》曰:“統領他藥,共襄破宿生新之功。”此其二也。又據現代藥理研究地黃大貼量應用有激素樣作用而無激素的副作用。方中威靈仙與當歸、桂心配伍為《證治准繩》神應丸,與蘄蛇相須為用治療風濕腰痛尤佳。
案例三
季女,28歲。
產後引起關節酸痛,兩肩痛甚,腰酸膝軟,肢端麻木,雨天痛更劇,口乾,舌苔剝,脈沉細,血沉17mm/h,抗“O”990u,治宜養陰益腎,祛風除濕。處方:生地黃90g 玉竹15g 當歸9g 白芍9g 制川烏9g 白花蛇9g 羌活、獨活(各)9g 細辛3g 蒼術9g。7貼後關節痛大減,仍腰酸膝軟,舌脈同前,續方加入牛膝9g 巴戟天12g 菟絲子12g,服14貼後,基本痊癒,血沉下降到9mm/h,抗“O”下降到400u,隨訪3年未發。
按:本案西醫診斷為產後風濕痛,中醫謂之痛風。病由於產後氣血已虛,肝腎不足,風寒濕三氣乘虛而入,留著不去,以致周身關節疼痛,腰酸膝軟,肢端麻木。證屬本虛標實,治宜補益肝腎,養陰除痺,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方中大貼量生地為主藥,補肝腎,養陰血,佐以當歸、白芍、玉竹,養陰和營,即使用川烏、細辛、羌活、獨活等熱藥及祛風濕藥也不慮傷陰。二診根據脈證,有腎虛之象,故方中加入巴戟、菟絲子、牛膝補肝腎,強筋骨之品,意在增強補腎扶正之功,實為先生重視運用補益肝腎治病求本法治療痺證的又一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