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炳南:治皮膚病系列方葯
青醫說 2017-10-16 13:40
一、治濕系列方趙老重視濕邪為患,他說:“善治濕者,當能治皮膚病之半。”由此可見濕邪在皮膚病發病中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治濕之難。
1、加減龍膽瀉肝湯(一號)方葯組成:
龍膽草 青連翹 干生地
車前子 淡黃芩 生梔子
粉丹皮 生甘草 苦木通
澤瀉
功用:泄肝膽火,清利濕熱。
主治:帶狀皰疹(纏腰火丹)、急性及亞急性(濕瘍)、傳染性樣皮炎、接觸性皮炎、等。
2、 加減除濕胃苓湯方葯組成:
蒼朮 炒枳殼 陳皮
滑石 炒白朮 豬苓
厚朴 炒黃柏 澤瀉
赤苓 炙甘草
功用:健脾燥濕,和中利水。
主治:帶狀皰疹(濕盛型纏腰火丹)、慢性及亞急性(濕瘍)、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症、銀屑病(白疕)以及其他皰疹性和滲出性皮膚病等。
3、健脾除濕湯:
生薏苡仁 生扁豆 山藥
芡實 枳殼 萆薢
黃柏 白朮 茯苓
大豆黃卷
功用:健脾除濕利水。
主治:慢性滲出較多,慢性下肢潰瘍,慢性足癬滲出液較多者,下肢浮腫,盤狀。
4、疏風除濕湯:
芥穗 防風 蟬衣
生薏仁 芥穗 車前子
生枳殼 防風 車前草
生白朮 蟬衣 生黃柏
菊花
功用:散風消腫,清熱除濕。
主治:血管神經性水腫(唇風),顏面部過敏性皮炎,顏面風腫,過敏性陰囊水腫初期(陰囊風腫)。
5、除濕解毒湯:
白鮮皮五錢 大豆黃卷四錢 生薏仁四錢
土茯苓四錢 山梔子二錢 丹皮三錢
金銀花五錢 連翹四錢 地丁三錢
木通二錢 滑石塊五錢 生甘草二錢
功用:除濕利水,清熱解毒。
主治:急性女陰潰瘍,急性自家過敏性皮炎,急性接觸性皮炎,下肢潰瘍合并感染。
6、除濕止癢湯(二號)組成:
白蘚皮30克、地膚子15克、炒苡米15克、干生地15克、茯苓皮l5克、苦參9克、
白朮10克、陳皮9克、焦檳榔9克。
功用:健脾除濕止癢。
適應:亞急性或慢性、皮膚瘙癢症、色素性紫癜性苔蘚樣皮炎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二次服。
7、多皮飲:
地骨皮三錢 五加皮三錢 桑白皮五錢
乾薑皮二錢 大腹皮三錢 白鮮皮五錢
粉丹皮三錢 赤苓皮五錢 冬瓜皮五錢
扁豆皮五錢 川槿皮三錢
功用: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主治:亞急性、慢性蕁麻疹。
8、全蟲方:
全蟲 皂刺 豬牙皂角
刺蒺藜 槐花 威靈仙
苦參 白鮮皮 黃柏
功用:息風止癢,除濕解毒。
主治:慢性,慢性陰囊,神經性皮炎,結節性痒疹等慢性頑固搔癢性皮膚病。服此方時禁食葷腥海味、辛辣動風的食物,孕婦慎用,兒童與老年人酌情減量。
9、搜風除濕湯:
全蟲 蜈蚣 海風藤
川槿皮 炒黃柏 炒白朮
炒薏苡仁 枳殼 白鮮皮
威靈仙
功用:搜內外風,除濕止癢。
主治:慢性,慢性頑固性神經性皮炎,年久而致色素暗淡沉著及皮膚粗糙而顯著搔癢感的皮膚搔癢症,皮膚澱粉樣變有明顯癢感者,結節性痒疹。
二、銀屑病系列方
1、涼血五花湯:
紅花 雞冠花 凌霄花
玫瑰花 野菊花
功用:涼血活血,疏風解毒。
主治:盤狀紅斑狼瘡初期、玫瑰糠疹、多形性紅斑及一切紅斑性皮膚病初期。偏於上半身或全身散在分布者。
2.、涼血五根湯:
白茅根 瓜蔞根 茜草根
紫草根 板藍根
功用:涼血活血,解毒化斑。
主治:多形性紅斑、丹毒初起、紫癜、結節性紅斑及一切紅斑類皮膚病的初期,偏於下肢者。
3.、涼血活血湯:
生槐花30克、紫草根15克、赤芍15克、
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丹參15克、
雞血藤30克
功用:清熱涼血活血。
適應:銀屑病(血熱型)、急性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皮炎、多形性紅斑等。
4、養血解毒湯:
雞血藤30克、當歸15克、土茯苓30克、
生地15克、山藥15克、威靈仙15克、
蜂房15克
功用:養血潤膚,除濕解毒。
適應:銀屑病(血燥型)、神經性皮炎、慢性、扁平苔癬等。
5、 健脾潤膚湯:
党參10克、雲苓10克、蒼白朮各10克,
當歸10克、生地15克、丹參10克、
雞血藤15克,赤白芍各10克,陳皮6克
功用:健脾燥濕,養血潤膚。
適應:慢性及一切慢性肥厚角化性皮膚病,如銀屑病、神經性皮炎、扁平苔癬等。
6、當歸飲子:
當歸15克、生地12克、白芍9克、
川芎9克、何首烏15克、荊芥6克、
防風6克、刺蒺藜12克、黃芪12克、
甘草9克
功用:養血潤膚,祛風止癢。
適應:慢性蕁麻疹、玫瑰糠疹,銀屑病、慢性、皮膚瘙癢症等。對於老年慢性瘙癢性皮膚病效果尤著。
來源:《醫宗金鑒·外科心法》
7、養血潤膚飲:
生地三錢 熟地三錢 當歸三錢
黃芪三錢 天冬二錢 麥冬二錢
桃仁二錢 紅花二錢 花粉三錢
黃芩二錢 升麻一錢
功用:養血潤膚,滋陰生津。
主治:牛皮癬靜止期(血燥型白疕風),慢性搔癢性皮膚病,角化性皮膚病。
注意事項:葯後禁食腥葷、魚、蝦、螃蟹或酸、辣椒、姜等刺激性飲食。
來源:《外科證治》
8、地黃飲子加減:
生地五錢 熟地三錢 何首烏四錢
黑玄參三錢 當歸三錢 刺蒺藜四錢
粉丹皮三錢 紅花一錢 白僵蠶三錢
生甘草二錢
功用:養血潤膚,消風止癢。
主治:牛皮癬(血燥性白疕),皮膚搔癢症(癮疹),慢性(頑濕),陰囊(腎囊風)。
來源:《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
9、活血散瘀湯(白疕三號)
蘇木 赤白芍 草紅花
桃仁 鬼箭羽 三棱
莪術 木香 陳皮
功用:活血散瘀定痛。
主治:淺層靜脈炎,皮下瘀血(隔血症)及跌扑損傷,瘀血脹痛。
10、潤膚丸:
桃仁一兩 紅花一兩 熟地一兩
全歸一兩五錢 防風一兩 防己一兩
粉丹皮一兩五錢 川芎一兩五錢 獨活一兩全歸一兩五錢 羌活二兩 生地二兩
白鮮皮二兩
共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功用:活血潤膚,散風止癢。
主治:牛皮癬(白疕風),魚鱗癬(蛇皮癬),皮膚澱粉樣變(松皮癬),毛髮紅糠疹,脂溢性,皸裂性(鵝掌風)。
11、銀樂丸:
當歸15克、丹參30克、雞血藤30克、
首烏藤30克、丹皮15克、大青葉30克、
二芍各15克、三棱9克、白花蛇舌草30克
莪術9克、土茯苓30克、蜂房15克、
白蘚皮30克、苦參15克
共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功用:解毒潤膚,活血化瘀。
適應:銀屑病、以及其他角化肥厚性皮膚病。
12、土槐飲:
土茯苓一兩 生槐花一兩 生甘草三錢
功用:除濕清熱解毒。
主治:亞急性,慢性,植物日光性皮炎,牛皮癬。
13、加減除濕胃苓湯:
蒼朮二錢 厚朴二錢 陳皮三錢
滑石四錢 炒白朮四錢 豬苓四錢
炒黃柏四錢 炒枳殼三錢 澤瀉三錢
赤芩四錢 炙甘草三錢
功用:健脾燥濕,和中利水。
主治:帶狀皰疹(濕盛型纏腰火丹),(濕瘍),牛皮癬(濕寒性白疕)。處方來源《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
14、除濕丸:
威靈仙一兩 豬苓一兩 梔仁一兩
黃芩一兩 黃連一兩 連翹一兩
歸尾一兩 澤瀉一兩 紫草一兩五錢
茜草根一兩五錢 赤苓皮一兩五錢
白鮮皮二兩 粉丹皮一兩 干生地二兩
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功用:清熱涼血,除濕利水,祛風止癢。主治:急性(風濕瘍),牛皮癬(白疕風),嬰兒(胎癲),單純糠疹(面游風),多形紅斑(血風瘡)等。
15、白疕丸:
蒼朮二兩 白附子二兩 桂枝二兩
當歸二兩 西秦艽二兩 草烏二兩
追地風二兩 千年健二兩 威靈仙二兩
川芎二兩 鉤藤二兩 菟絲子二兩
川牛膝二兩 何首烏二兩 川烏二兩
知母二兩 梔子二兩 紅花二兩
白花蛇一兩 苦參四兩 刺蒺藜四兩
防風四兩 小胡麻四兩 蒼耳子四兩
黃柏四兩 桃仁四兩 紫草四兩
全蟲四兩 丹皮四兩 荊芥六兩
白鮮皮六兩
共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功用:祛風攻毒,除濕止癢。
主治:牛皮癬(白疕風),神經性皮炎(頑癬),慢性(頑濕瘍)。
16、紫雲風丸:
何首烏四兩 五加皮一兩五錢 僵蠶一兩五錢
苦參一兩五錢 當歸一兩五錢 全蠍一兩五錢
牛蒡子一兩 羌活一兩 獨活一兩
白芷一兩 細辛一兩 生地黃一兩
漢防己一兩 黃連一兩 白芍一兩
蟬蛻一兩 防風一兩 荊芥一兩
蒼朮一兩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用:疏風止癢,祛濕潤燥。
主治:神經性皮炎(頑癬),慢性(頑濕瘍),牛皮癬(白疕風),皮膚搔癢症(癮疹)。
17、蒼耳膏:
鮮蒼耳全草一味洗凈 5公斤
將蒼耳全草加水40公斤煮汁三小時去渣,濃縮成膏,每300克蒼耳草藥液濃縮成90克,再加入等量蜂蜜,混勻貯存備用。
功用:驅風、除濕。
適應:、銀屑病、蕁麻疹、急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