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普遍提高了,越來越多的人更加註重養生。有的人買各種生物葯補藥來保持身體康健。有的人卻選擇中醫。我個人也比較崇尚中醫養生,已經寫過幾篇關於中醫按摩的文,大家可以了解。
中醫針灸、按摩無副作用,療效顯著,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種手段來治病。
給大家講一下這5個穴位,經常按摩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穴位按摩手法分補法、瀉法等,補法是較柔和地按摩,瀉法則是力道比較大的刺激,具體來說可以用屈曲的指關節頂穴位。
足三里,因能治療腹部上中下三部諸證而得名,為回陽九針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體強壯要穴。
功能:燥化脾濕,生髮胃氣。
主治:胃痛,噁心,嘔吐,呃逆,噎膈,納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痢疾,便秘,腸癰,乳癰,目疾,喉痹,頭痛,失眠,眩暈,心悸,怔忡,氣喘,虛勞,黃疸,水腫,癲癇,下肢痹痛,癱瘓或麻痹,腳氣,急、慢性胃腸炎,潰瘍病,胰腺炎,膽囊炎,闌尾炎,高血壓,神經衰弱,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
按摩足三里有補中氣的作用,用補法,能健脾養胃、補中益氣,類似党參、白朮、山藥、紅棗等葯的功效;
用瀉法,有消食導滯、和胃通腸的作用,類似山楂、大黃等葯的功效。
取穴方法:
在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處。
2三陰交,為足太陰脾經的腧穴,由於是肝、脾、腎三陰經交會處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療與血有關病證的要穴。
功效:健脾和胃,調補肝腎,行氣活血,疏經通絡。
主治:
1. 腸鳴,腹脹,腹瀉等脾胃虛弱諸證;
2. 月經不調,帶下,陰挺,不孕,滯產等婦產科病證;
3. 遺精,陽痿,遺尿等生殖泌尿系統疾患;
4. 心悸,失眠,高血壓;
5. 下肢痿痹;
6. 陰虛諸證。
用補法,有健脾、補血、攝血的作用,類似於當歸、阿膠、紫河車、薏米等藥物的功效;用瀉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類似於歸尾、桃仁、紅花等葯的功效。
取穴方法:在內踝向上量4指處。
3神門。
1、幫助入眠,調節 自律神經,補益心氣,安定心神;
2、輔助治療心痛、心煩、驚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癲狂癇、暈車等心與神志病證;
3、治療高血壓;
4、緩解胸脅痛、掌中熱、便秘、食欲不振;
5、改善心悸,治療心絞痛、無脈症、神經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等。
【溫馨提示】
用補法,有寧心安神、補心氣的作用,類似於酸棗仁、柏子仁的功效;用瀉法,可清心、開竅,類似於中藥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葯的功效。
取穴方法:在手腕的腕橫紋尺側端稍上方凹陷處,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被喻為神氣遊走出入的大門
4關元,位於臍下四指處,是任脈的穴位,位於人身陰陽元氣交關之處,又能大補元陽而得名。《類經圖翼》說:“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能治療“諸虛百損”。
1】. 強壯穴:作為保健強身長壽穴,用灸法。
2.】 診生死:用指頭按穴,如果指下感到無力空空,離手時,穴凹無彈力,胸下堅硬如石頭,大限已到,活不久。
3】. 助孕:子宮虛寒不孕者,要常灸此穴。
4】. 補腎虛:臍下腎間之氣藏於此穴。腎虛而腰酸或陽痿者,用灸法。
5】. 治痛經:冰品引發的痛經,熱敷或灸此穴。
6】. 治虛喘:喘哮發作面色蒼白,用灸法,特效。
7】. 治小腸病:因為小腸募穴,所以治小腸各種疾病。
8】. 治糖尿病:強腎可緩解糖尿病併發症,需配合足三里、三陰交穴。
9.】 治排尿不順:灸後尿排順,也可以用拍法,五指併攏空拍,一次連續拍108下效果最好。
10】. 治各種血症:本穴為血液循環的強壯刺激點,又為先天氣海,元陰元陽在此交會,虛症用灸,平時多揉按拍可促進血液循環。
用補法,有補腎陽的作用,類似於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靈脾等葯的功效。此穴多用來治療虛損性質的疾病,瀉法較少使用。
取穴方法:
關元,位於臍下四指處,是任脈的穴位,位於人身陰陽元氣交關之處,又能大補元陽而得名.
5氣海。
功用】益氣助陽、調經固經
【主治】腹痛,泄瀉,便秘,遺尿,疝氣,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經閉,崩漏,虛脫,形體羸瘦(本穴有強壯作用,為保健要穴)。
用補法,可大補元氣,類似人蔘、黃芪等葯的功效;用瀉法則有行氣、理氣的作用,類似於香附、荔枝核、沉香、鬱金等葯的功效。
取穴方法:
位於臍下兩指處,是任脈的穴位,為諸氣之海,有大補元氣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穴位在臨床中很常用,人們在選擇它們進行保健時,所用到的只是其眾多作用中的一二,如果要用來治療疾病,還需要去專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