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油種類多到選不完,加上近年食品安全漏洞頻發讓大家提到油就特別敏感;究竟在家煮菜應該用什麼油比較健康呢?先不說黑心油了,到底植物油跟動物油哪種比較健康啊?!英國電視節目《相信我,我是醫生(Trust Me, I'm A Doctor) 》的專家們竟然發現,大眾對烹飪油的看法錯得超級離譜!


首先調查一下大眾最愛的油是哪一種?結果當然不意外,比較「現代」的如葵花油及橄欖油,遠比傳統的豬、牛油要受歡迎。植物油一定比動物油來得健康,這樣的觀念似乎早就深植人心,但結果真的是這樣嗎?

一般認知下,在油加熱過程中,品質會變化,然後產出導致心臟病及癌症的化學物質,而這還和一個東西有關係──「冒煙點」。所謂「冒煙點」便是加熱過程中,油品開始冒煙、變化的溫度。

拿橄欖油當例子來說好了,大家都覺得橄欖油很健康,但橄欖油的「冒煙點」比其他某些油類來得低,所以煮菜的時候,橄欖油開始冒煙的時機就遠比別的油早得多。把橄欖油加熱到冒煙點,它有益健康的成分就會消失,甚至形成有害身體的化合物,這是現今各界專家提出的理論。




而由於這樣的假設,專家們會警告人們別用橄欖油不適合拿來烹飪,只適合涼拌;也認定蔬菜油、葵花油用在烹飪較安全,原因在冒煙點較高,因此可以抗較高溫,不產生致癌物質。葵花油的冒煙點在225℃、玉米油為230℃;至於初榨橄欖油則在160到190℃之間。

於是專家們跟著這個理論開始研究,請當地居民每天使用各種不同的油,烹飪之後,馬上把二手油收集起來,讓研究團隊分析。其中測試的油品有葵花油、蔬菜油、玉米油、冷榨菜油、橄欖油(精鍊及初榨)、牛油、鵝油及豬油。


想不到,研究出來的結果竟然和我們認知的觀念完全不同!例如原本被說不該拿來料理的橄欖油,從研究提出的數據顯示,用橄欖油來料理才是最棒的折衷作法!甚至即使是已被污名化的豬油,都比葵花油及近親玉米油還要好。


到底是什麼樣的數據顯示,和我們原本想的完全部一樣呢?原來是因為油在加熱時,會同時加速氧化,生成一種叫做乙醛及過氧化脂質(lipid peroxides) 的有害物質!不管是攝食或吸入,都會增加癌症及心臟病的機率。


而實驗結果顯示,多元不飽合脂肪含量很高的油品,如玉米油及葵花油,都會產出數量極高的乙醛;只要拿來加熱如炒炸,兩種油就不健康。而這是很簡單的化學事實,大家原本以為有益健康的東西,卻變成有害健康!


相較之下,橄欖油及冷榨菜油生成的乙醛類物質遠少得多,甚至牛油及鵝油也是!其中的科學根據就是,這些油類富含單元不飽合脂肪及飽合脂肪,加熱時比較穩定。總之,若是要用來炒菜、炸東西,用動物油脂還是比葵花油或玉米油來得健康哦!


有沒有很顛覆你原本的認知呢?!只能說化學真是個神奇的東西啊!快把這篇分享給身邊的人知道,可別因為太顧及健康反而弄巧成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