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張立勳╱台北報導】台北捷運嚴格禁止在站內飲食,各國遊客稱讚乾淨,不過,北捷在部分閘門外非付費區,也畫設「進入本區禁止飲食」的標示,讓不少民眾混淆,北捷對此調整32個捷運站畫設區域,統一畫設範圍,預定明年1月完成,也就是未來民眾在非付費區都可以吃東西。

統一32站畫設範圍不少民眾走在捷運通道,手上拿著手搖杯飲料,以為在付費區外沒有問題,喝了一口被捷運警察撞見開罰,才發現不只是付費區不能飲食,連站內走道也被畫設為禁區,雖然認為不合理,但也只能乖乖受罰。北捷對此表示,以往閘門外非付費區畫設範圍不一致,有些走道因設有出入口開放飲食,有些因為沒有出入口則禁止,為了不要讓民眾混淆,未來都會在閘門前畫設一個L型標線,明確告訴民眾進入標線後就限制飲食。據了解,因為民眾進入捷運站後,常有民眾會把手中食物吃完,或在搭車前喝一口水,所以「禁區」就會設置在進入閘門前,但如果捷運通道沒有出入口,就被囊括在禁止飲食區內。北捷說,有非付費區通道,且通道中無出口的車站,目前包括市府站、國父紀念館、忠孝新生站、後山埤站及南港站等32個車站,已經自9月開始分批調整,預訂明年1月底就會完成。預訂明年1月底完成不過,北捷強調,調整「進入本區禁止飲食」的標示,只是要讓標線範圍一致,並沒有放寬限制,民眾在標線內飲食,若經工作人員勸導無效,可依《大眾捷運法》規定,處1500元以上、7500元以下罰鍰。民眾說,認同北捷的做法,讓各站規定一致,才不會這一站可以、那一站又不行,引起旅客不必要的誤會,不過也有民眾覺得大家都習慣了,為什麼還要改?就是因為不能吃東西,捷運站才能保持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