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蘿莉有三好,輕音,柔體,易推倒。”但其實這些在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都是為了掩蓋看客們,自身的某些不足。

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由此可見,當今業界蘿莉類型題材的日益增多,與死宅的身體條件是離不開關係的啊,畢竟,有供求才有輸出嘛。

那好,就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心目中對於動漫loli的定位。


Loli這一詞衍生自,俄裔(yi)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所創造的小說《lolita》,也就是曾經的《一樹梨花壓海棠》。講訴的是,一位中年教授愛上名為lolita的12歲少女的故事。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小伙伴就會說“臥槽,這麼變態,這不就是戀童癖嘛”。

“啊,沒錯,當年的我也是這樣想的。”

隨後與我們有著同樣想法的日本映畫倫理委員會,以及一眾相關部門給(ji)予了這群紳士沉重的打擊,要求但凡涉及成人內容的作品,出場的女性角色都要年滿18。

正當人們以為“這群變態怎麼也沒轍了吧”的時候,他們淡然一笑,改起了作品的設定。

“我做的角色,我說幾歲就幾歲”

也是從那時開始,loli這一個曾帶有年齡色彩的詞彙,走向了我們現在所了解的泛loli化,從很大程度上摒棄了,曾經單靠年齡來判斷角色定位的情況。於是,也就出現了像是《物語系列》中“小忍”這樣的“萬年loli”和《魔法禁書目錄》裡面,萌萌老師這樣的“合法loli”。

而這一過程的轉變,也讓loli類型題材的作品,變得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不過嘛,其實也就是換了個方法去掏空我們的口袋。

所以到了今天,關於loli角色的定位,大多已經不受年齡的束縛,更甚至可以說,創作者也在有意的避開這個問題,畢竟揣摩年輕女性的心思可比揣摩熊孩子的要更為簡單得多。

以至於今天,要判斷一個角色是不是屬於loli,簡單的看個畫風,看個外形,就可以決定啦。基本沒胸的,沒屁股的,長的矮的,那也就差不多了。

既然關於loli這個詞有了相關的定位,那麼就很自然的會出現一些,喜歡這一種類型題材的人,他們也就是我們平時口中所說的loli控。

其實就我個人感覺而言,loli控這個詞的人物喜愛對象,應該是更偏向於動漫作品而不是現實生活。畢竟在三次元當中,像光源氏那樣的,是歷史遺留問題,歸罪於當時的社會環境。而另一個我們常提到的著名loli控,孫先生,人家好歹也是忍到了“鄰家少女初長成”的地步,並沒有很多人想像中的那樣喪心病狂。

要是換做現在,你要告訴我,你萌的是三次元中的loli,對不起,我只能選擇報警。

而且,對於很多loli控而言,他們喜歡的不僅僅是角色的外表,更多的是由她們性格所襯托出的可愛,又或者說是,像剛才所提到的萌萌老師那樣的,與她們外表不相符的行為而帶來的反差。而要做到以上這些,多半要歸功於前面所提到的,在許多動漫作品當中,角色外形與實際年齡不相襯的設定。

那麼問題來了,三次元哪有設定可言,而且對於我這麼一個曾遭熊孩子蹂躪的人來說,我GET不到那些,你們在生活中的點,所以我還是選擇報警。

不過,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對於三次元loli控的定位是,對loli抱有好感以及保護欲的人,由於這群人對自身有了這麼一個認識,所以在平時生活中也是很容易的說出“我是loli控”之類的話,然後誤會就這樣產生了。

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喜歡把對這個詞做這樣的定位,畢竟對於不了解宅文化的人來說,關於這一類型的詞,還是會抱有一定的偏見,要是被誤會成hentai,那就不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