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不是要勸你離婚,而是寫給那些在婚姻中歷盡傷痛、想要離婚、卻還沒有足夠勇氣的人。
面對破碎的婚姻,勇敢的人未必選擇離婚,但選擇離婚的人一定是勇敢者。
離婚是需要勇氣的!
然而,勇氣這個東西,不是喝兩碗雞湯,打兩針雞血就能夠擁有的,那些最終有勇氣去離婚的人,其實所承受的,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離婚要面對的東西,實在太多,我曾經寫過一篇《當感情遭遇背叛,離婚這條路還有多少坎》,裡面比較具體談過這個問題。
感情、財產、孩子、周遭的眼光……任何一個方面,都足以令人退縮,而離婚是需要有足夠的勇氣來面對所有這一切的。
那麼,離婚的勇氣到底從何而來呢?
首先,離婚是一個權衡的結果,並且這個權衡的結果一定是:離了比不離好。
當你清楚地得到這樣一個結論:離婚好過於不離,這時候,你才會從內心接受離婚。
這個權衡的過程當然是一種折磨,因為你內心會經歷一個“放棄”的過程,這個過程只有離過婚的人才能體會和懂得,也就是說,對於離婚者而言,最痛苦的過程其實不是離婚的那一秒,而是離婚前下決心的這個過程。
另外,“權衡”本身也是因人而異的,因為每個人在乎的不一樣,所以孰輕孰重很難比較,這就是很多人想離卻永遠踏不出這一步的原因,他們不知道怎麼去權衡利弊得失。
在離婚的得與失之間,因為無法做出判斷,就只能一直困在那裡。
其次,你對離婚後的生活要充滿自信和希望。
離婚在潛意識裡,會被認為是人生的一種失敗,是消極和負面的。
事實其實並非如此,看看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很多人恰恰是離婚後活出了自我,過得精彩的人。
所以,一個人能夠有勇氣作出離婚決定的時候,一定是想像中離婚後能夠過得更好的狀態。
人們對於未知都會有天然的恐懼感,離婚後自己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當你開始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通常都會不自主地往悲觀的方向去想,怕自己過得不好,怕孩子成長不好,等等。
其實,這只是你的臆想,為什麼就不能從好的地方想呢。
當你對於離婚後的生活開始有信心,充滿希望的時候,離婚的勇氣才會出現:比如,離婚後一個人能夠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可以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離婚後自己能夠一個人有信心過好自己的日子,有信心帶好孩子,有信心過得比現在好他個一百倍!
你只有這樣想的時候,你內在才會有力量,才會有離婚的勇氣。
即使你真的不可能做到這樣積極,至少,你要有個基本的底線:離婚至少可以擺脫我現在痛不欲生的狀態!
第三、能為自己負責,也敢於承擔責任。
敢於對自己的未來負責,才會有足夠的勇氣面對離婚。
中國的傳統思想,寧拆一座廟,不拆一個家,所以,離婚始終都被人們認為是無法接受的罪惡。很多離過婚的人都會有一種共識:離婚是一場孤軍奮戰。沒有人支持你,沒有人理解你,甚至包括你最親近和最信賴的人。
你如果跟別人提及你的想法,十有八九會勸你,算了,能不離就不離,這麼多年夫妻不容易,苦了孩子……他們說的當然有道理,也是好心,但也恰恰因此,其實會干擾你的決定。
能夠離婚的人,一定都是內心堅定的人,一個優柔寡斷,太在意他人的人是很難做出離婚決定的,因為ta容易受別人左右,容易反反覆復。
如果你真的做不到內心足夠強大和堅定,那麼,至少,當你決定離婚以後,就避免跟別人去聊這個話題,避免別人的各種“忠告”和“好言相勸”干擾你。
其實說到底,還是那句話,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別人永遠不可能替代你生活,來幫你做決定,如果你內心足夠堅定,又何必太太在意別人呢?
對於離婚,就是一個自己能夠為自己負責的決定,不管離婚後的生活如何,未來如何,你都能夠為之承擔起責任。
如果說,不離婚你餘生幸福的可能性是0%,那麼離婚了,幸福的可能性就是50%,這種情況下,你就沒有想著為自己的人生去爭取那50%過得好的可能性嗎?
離婚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一個絕望透頂的婚姻中耗盡一生,並對此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