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尤其是孩子處在3-12歲這個年齡階段。在孩子12歲之前幫助他養成好習慣,不僅會讓孩子受益一輩子,父母自己也會省心很多。
1、禮儀習慣
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習慣有很多,包括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以及一些必要的禮儀習慣。首先這些禮儀習慣,爸媽們借鑒下吧,然後教給孩子,讓孩子受用一生。
1、彎腰撿東西、繫鞋帶時,一定要蹲下,不能撅著屁股朝天,看起來很不雅。
2、吃東西不要發出聲音,千萬不要狼吞虎嚥,既不利於消化,又有損形象。麵條要咬斷吃,不要往肚裡吸;喝湯用小勺。
3、坐板凳要雙膝併攏,雙手放在膝蓋上,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千萬不要雙腿張開、或翹起二郎腿。
4、到別人家做客時,未經主人允許,不要隨意亂翻東西。
5、不管什麼食物,再喜歡吃也要控制,尤其不要暴食暴飲,不管在家還是在外。
6、到別人家做客,不管主人燒的飯菜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都要發出真誠的讚美,表示好吃,以示尊重。
7、用餐完畢,最好幫主人一起收拾餐桌;即使對方不讓幫忙,也要有這個舉動,表示感謝。
8、接打電話,第一句要說「你好」,話說完畢,讓對方先掛電話;如果對方讓你先掛,說過「再見」後,停頓3秒再掛。
9、別人為你添茶、倒水或提供服務時,一定要欠身坐起或用手扶扶杯子,以示尊重。
10、看別人手機照片或電腦等其他物品,未經允許,不要往下翻動。
11、公共場合,少吃豬手、骨頭、雞爪等大骨頭類食物。尤其是女孩子,齜牙咧嘴啃東西的樣子,實在不好看。
12、對人友善,時刻保持微笑。這是世界通行證,不分國界,不需翻譯,永不過時。
這些禮儀知識,都是一個人良好修養的具體體現,爸媽不僅要教給孩子,而且自己首先要做好。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只有爸媽自己做好了,孩子才會「有樣學樣」,自覺遵守良好的禮儀規範。
除了這些禮儀修養習慣,爸媽們還要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後面的管理就會輕鬆很多,可見,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多麼重要!
2、學習習慣
學生階段是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
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
教育就是習慣培養,尤其是小學階段。
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習慣很多,上面的習慣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習慣,在孩子12歲以前養成,會為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家長要有耐心,堅持做下去,這樣孩子上了初中後就會很省心了。
3、生活習慣
孩子除了要有以上良好的習慣外,更要有以下這些技能,你家孩子都有嗎?
態度篇
如果說人生是一章樂曲,那人生態度就是基調,它決定了命運的走向。
1、積極:
對生活有著積極的態度是相當重要的。當然,事情可能會變得很糟,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以應該停止抱怨,尋求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要堅信自我,擺脫負面思維。
2、動力:
要知道達到目標的關鍵不是紀律,而是動力。如何採用不同的方式激勵自己,並體驗完成目標的喜悅心情。一開始,先設定一些較小的,容易達到的目標,從而逐漸鍛煉這種技巧。
3、拖拉:
這是成年人的常見毛病(甚至小孩也如此)。我同意在某些時候,人們應當悠遊度日,享受慵懶的時光。但是,當我們必須做某些事情的時候,怎麼保證我們能夠按時完成呢?教導孩子要吸取拖拉的教訓,找出他們拖拉的習慣,並且研究如何克服它。
4、激情:
成功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找到使你激情洋溢的事物,並全情投入。你的孩子還無法在年幼時找到這個答案,但是你應該指導他們發現自己的激情所在並且對其不懈追求,讓他們瞭解這樣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