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該留給孩子的 不是房子、金錢,而是這4個 能力!
.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因為他們比任何一位學校的老師
陪伴在孩子周圍的時間都來得更早也更長。
父母最有責任也最有義務教會孩子
以下5種重要的能力,
讓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活得開心、遊刃有餘。
這,或許是我們能留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
繼續看下去...
讀書和學習的能力
現代社會是個學習型的社會,
知識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
任何人都必須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
實現個人的提高和階級的突破。
拒絕學習,
就不會有所成長,便很難有所作為。
巴菲特之所以成為一代股神,
成為令人難以企及的投資大師,
正是因為堅持了一生的終生學習和讀書。
巴菲特每天都會按時起床,
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新聞、財報和書籍。
他的辦公室沒有電腦,沒有智慧型手機,
只有身後書架上的書籍,
和一桌子攤開的新聞報紙,
而他每天就坐在那裡閱讀和學習。
六十年如一日,
從一個富有活力和激情的年輕人
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
讓孩子讀書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考試,
而是讓孩子培養終身堅持、學習的好習慣,
是為了給孩子以後的人生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正如龍應台所說,
擁有選擇的權利,
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
活得有尊嚴,有成就感。
讀書和終生學習,
是孩子用最低的成本,
提高自己的知識、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徑,
最終的收穫和回報也會遠遠超出想像。
教養
睿媽始終認為,
決定一個人起點的是成績和學歷,
但是決定他能夠走多遠的,
更多的是看他為人處世的教養。
要是一個人沒有教養,
哪怕長得再好看,再有實力,
也是一錢不值。
睿爸公司有一年招實習生,
一個女孩以最高分進入公司,
人很聰明,也有能力,
在最後的考核中卻沒有留下。
原因很簡單,
很多同事都提到了她不止一次欺負公司的打掃阿姨,
經常頤指氣使的要打掃阿姨幫她洗杯子、收拾辦公桌,
還出口傷人:
「你就是一個打掃衛生的,
你不做這種低賤的活誰做?」
雖然這個女孩能力不俗,
但是公司不留她,沒有人願意和她做同事。
在家庭裡,
父母能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一張存摺、
一輛車子或者一張房產證,
而是立足社會的教養。
品行與教養,不是為了別人,
而是為了提升孩子立身於世、安身立命的能力。
沒有教養的人,寸步難行。
與人相處的能力
睿媽的一位遠房親戚家的兒子,
從小就是學霸,一路明星中學,
最後被保送進了名牌大學。
可是,大學畢業後的一年中,
他卻連續失業了好幾次。
屢次碰壁下,他便意志消沉,放棄了找工作,
每天躲在家裡昏天暗地地打遊戲,
和廢人沒有差別。
他的母親曾經去找過兒子單位的前主管,
聽主管講,
她兒子學歷是高,能力是不錯,
但是不會為人處世。
主管批評他一次,第二天就賭氣不上班;
等電梯時遇見主管,也從來不相讓;
見了同事不打招呼,
意見相左時,毫不留情地當眾斥責同事,
得理不饒人……
很多家長有一個錯誤思維:
孩子成績好就是優秀,
把孩子送進名校,自己就是成功的。
成績是很重要,但絕對不是唯一的,
社會才是檢驗一個人的最終標準。
孩子終歸要離開我們,
走上社會,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與這個社會周旋。
我們可以在他年幼時為他提供舒適的生活、
極致的呵護,
但不可能陪他一輩子。
總有一天,他要獨自面對這世界,
自己解難題,自己擔風雨,自己殺血路。
田先在《7堂課塑造高品質原生家庭》中說過,
如果真的愛他,
就該在他離開之前,
教會他與人相處的能力、與世界相處的能力,
讓他在社會上活得順暢,
這才是對他最大的幫助和呵護。
自我保護的能力
對於家長來說,
你可以不教會孩子變聰明,
可以不教會孩子成功,
但是你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這個世界有太多陰暗醜陋面,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我們做父母的,
也不會時時刻刻都陪伴在他們身邊。
所以,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希望以下幾點,我們能從小就教給孩子:
1.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要位。
與學習、財富、地位、愛情相比,
人身安全要排在首要的位置,
因為人身安全重大到對人生絕對有一票否決權。
生命危急關頭,
身外之物該捨就捨,
請先保全自己的生命。
2.在任何情況下,切記不要激怒對方。
無論何時何地都應學會避其鋒芒,
學會委婉表達,學會慎言。
講理論事可以,
但是不要說惡話,不要出言羞辱。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敏感點,
而有時候,一句話就可能引爆這個點,
讓他做出瘋狂、喪失人性的事。
3.防人之心不可無。
3.對陌生人要有防範意識,
不要喝陌生人的飲料,不要吃陌生人的糖果,
與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不僅僅是陌生人,也要小心危險的熟人。
有時候,熟人比陌生人更可怕。
與熟人相處,要記住一個原則:
保持真誠、友好,但要有距離。
一段有距離的熟人關係,才是相對長久和安全的。
4.從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
在孩子讀幼兒園的時候,
就要告訴孩子什麼叫隱私部位,
有人摸了隱私部位,一定要回家告訴家長;
讀小學階段的時候,
要告知孩子隱私部位的準確學術名稱,
並強調,絕對不允許任何人看和觸摸。
如果有人有這種行為,
一定要勇敢地說不,拒絕這種請求。
不輕言放棄的能力
睿媽很喜歡泰國的一則
家庭教育公益短片《豆芽引發的夢想》,
短片中的媽媽四年級就輟學了,
幾乎不認得什麼字。
但是她的教育方式讓我無比佩服,同時又深感慚愧。
小女孩跟著媽媽去菜市場,
看到有很多人在買豆芽,於是問媽媽:
「為什麼豆芽賣得這麼好?」
媽媽說:「因為只有那一個攤鋪在賣豆芽菜啊。」
小女孩突發奇想:「那我們可以自己培育後再賣嗎?」
媽媽點了點頭:「呃……我們可以試試!」
回家後,媽媽就和女兒一起動手種豆芽。
沒想到,過了幾日後,豆芽全部枯死了。
看著枯死的豆芽,母女兩個都有點沮喪,
但是媽媽卻說:
「沒事,我們再試一次。」
於是,母女兩個買了專業性的書籍,
一起學習如何科學地種豆芽。
但是因為她們忽略了豆芽需要早晚澆水,再一次失敗了。
坐在漏雨的房子裡,
看著存摺上微小的數字,
媽媽流下了一滴淚後,
又對著女兒笑著說:「我們再試試。」
短片中小女孩的原型後來一路讀到了博士,
拿到了獎學金,在瑞典進行學術研究。
正是媽媽的不輕言放棄的精神
和那一句「我們試試」,
就像是一劑神奇的養料,
滋養著孩子的好奇之心和探索世界的精神,
讓孩子的知識之樹生長得無限繁茂。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