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調查顯示,人類從45歲開始,機體就會出現衰老,各臟器的重量比青壯年同期要低,各器官功能衰退。胃腸道功能衰退,胃張力下降,腸蠕動緩慢;肝、腎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小腸絨毛變短、變寬,小腸黏膜中主要的幾種酶如澱粉酶、蛋白酶、鹿糖海及乳糖酶等的活性降低,易出現消化不良,同時也對某些營養素的吸收減少,如鐵、乳糖和維生素D的體內含量下降等,但對高脂溶性化合物如維生素A、維生素K和膽固醇的仍保持吸收不變。

再者,身體的脂防組織比例有所增加,肌肉和其他功能性組織相對應減少,隨著基礎代謝或氧的消耗率降低,蛋白質合成與分解速率明顯低於青年人。脂類代謝能力改變,導致脂昉在體內組織及血液中的積累;葡萄糖代謝能力下降,因中老年人糖耐量較成年人低,易發生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在心血管方面,由於毛細血管的彈性減退,血管脆性增加,通透性和代謝率降低,導致血流緩慢,組織供氧不足等症狀。隨著年齡的增長,靜脈壓調節功能減退,在熱水浴後或進餐後常出現血壓降低的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血流灌注速度減慢,心肌內冠狀動脈血管床隨之減少。

為什麼中老年人易出現高血壓呢?

一、主要是血容量方面的因素,當血容量變低時,血壓相對較低;當血容量增高時,血壓也相對較高。

二、其次是血管壁的因素,血管壁彈性好,外周阻力相對於血管壁彈性差的血壓低。血管壁彈性差,外周阻力大,血壓相對較高。

而對大多數老人來說,就會出現輕重不等的血管硬化,引起血管壁彈性低,導至外周阻力增大,引起血壓增高。最後是心臟功能的因素,心臟功能低,血壓相對較低;反之,心功能強,血壓相對較高。但三要素 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

血脂方面,年齡的增長可影響全身各組織器官的膽固醇含量和代謝水平,血脂水平也隨年齡變化而變化。如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部位也使所含膽固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多。此外,許多組織如肌肉、脂肪狙織、皮膚和肌腱中膽固醇含量隨年齡增長而明顯增加。這些現象提示,隨著年齡增長,體內膽固醇的排泄逐漸受損。與此同時,老年人三醯甘油分解代謝減低,導致壞膽固醇水平升高。

由此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不容易對血脂、血糖、血壓進行控制,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壓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如果此時再加上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飲食習慣,這兩方面因素疊加在一起便是雪上加霜。

因此,為了防止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發生,老年人應該科學飲食,加強運動,避免肥胖,將體重維持在適宜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