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東方日報的報道,在短短2年時間內,馬來西亞滯銷的房產市值增加了135%,於2017年第一季首次突破百億令吉「大關」,增至100億8169萬令吉。

由國家產業資訊中心(NAPIC)出版的《滯銷產業報告》顯示,2015年首季時,大馬的滯銷建竣住宅單位市值為42億8000萬令吉,並在接下來2年分別增至60億9000萬令吉及100億8000萬令吉。滯銷的住宅單位則從2015年的9840間,增加81%至今年的1萬7809間。

柔佛的滯銷房產市值冠全馬,高達26億4000萬令吉,檳城、雪蘭莪及吉隆坡則分別佔了17億令吉、15億7000萬令吉及10億7000萬令吉,僅這4個州屬或直轄區的滯銷房產市值,就已近70億令吉,佔了全馬的69%。

滯銷單位高漲的原因,是因為發展商專註於發展超過50萬令吉的房產,及銀行縮緊貸款申請。約70%的滯銷單位價值是由超過50萬令吉的高價屋組成,當中25.8%是介於50萬零1令吉至100萬令吉,45.4%則來自超過100萬令吉的單位。

另外,中國發展商在新山計劃興建的4萬895間產業中,有9140(23%)個單位已賣出,77%買家是外國人。新山的碧桂園森林城市第2期至第10期的發展計劃有2萬3240個單位被批准,已售出5344個單位,當中98.54%的買家是外國人。

新山還有數個中國發展商進行屋業發展。除了碧桂園金海灣,其他計劃超過一半的屋子都賣給外國人,因為中國公司積極向中國人推銷,也有部分買家來自新加坡。毫無置疑,這裡出現高價屋供過於求的現象,隨著中國政府最近推出阻止資金外流的措施,近期內更難以改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