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的七月是台灣人的鬼月,也是台灣傳統文化的重要盛事,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鬼門開,以及一些鬼月禁忌之外,有許多衍生而來的民俗活動。基隆中元祭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民俗祭典之一,結合祭祀﹑遊行﹑演出﹑醮儀等,這些儀式完美的融入文化﹑宗教和傳統的元素,台灣文化部訂定為國家文化資產之重要民俗,隨著時代的變遷,在近年中文化和藝術的元素也被整合至中元祭的活動裡面。

Q:為什麼基隆中元祭會如此獨特?A:因為基隆「有很多鬼」。        

由於地理位置、自然資源與天然港口等因素,從中國漳洲、泉州的移民械鬥,到西班牙、荷蘭、法國、日本等列強的侵襲,基隆經歷過了無數的戰爭與死傷。雞籠中元祭從1855年開始舉行,為台灣第一個有紀載的中元祭。至今已經舉辦163年之久,僅停辦過一次。因為若無法舉行,輪值的姓氏宗親將有失顏面。

Q:基隆中元祭民間參與的人數? A:逐年增加中。        

這個由民間發起的祭祀儀式,一開始只有11個宗親會(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參加,之後擴張到15個,後來越來越多人想要餐與這項節慶。而雞籠中元祭的特色在於其儀式最完整、普渡時間最長、族群最多元。

▲農曆七月一號是中元祭的序幕:開龕門,當下午兩點老大公廟的龕門開啟時,象徵邀請好兄弟們到人間來享用普渡祭品,保佑生靈。

Q:基隆中元祭有甚麼祭祀活動?A:主普壇開燈放彩、繞境、放水燈、普渡。        

中元祭期間幾乎每天都會有大小不同的祭祀儀式,而主要儀式的活動時間在農曆七月十二到十五日舉行;十二日主普壇開燈放彩﹑ 十三日迎斗燈遶境﹑ 十四日放水燈遊行﹑十五日中元普渡,相當熱鬧!農曆七月十二主普壇開燈放彩,先舉行道教科儀而後主普壇被點亮為好兄弟照路,也點亮了整個基隆市區。而以下是當地的體驗活動,若想要深入了解基隆中元節,不妨來實地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