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屬於病人——記我國著名肝病專家駱抗先

原創 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7-08-23 17:16

圖片來源於網路

86歲高齡的駱抗先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堅持在臨床一線出診看病、堅持立足臨床進行小兒乙肝抗病毒研究、堅持撰寫博客為乙肝患者答疑解惑、堅持培訓基層醫生提高乙肝治療科學化水平。8月18日,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授予駱抗先“中國肝炎防治終身貢獻獎”,以表彰他為我國肝病防治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

駱抗先,男,1931年8月出生,1951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著名的傳染病學專家,原第一軍醫大學專家組成員,曾任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和全軍傳染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被中央軍委授予個人二等功1次,獲評全國科技優秀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解放軍總後勤部“科技一代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被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被廣東省委宣傳部授予“南粵楷模”稱號,榮獲首屆“中國好醫生卓越貢獻獎”,2017年7月被評為“廣東省道德模範”。

駱抗先是一位好醫生,他的“愛心處方”讓數十萬乙肝患者重新鼓起生活勇氣,從醫66年從未發生醫患矛盾和糾紛

駱老在全國肝病領域享有極高的聲譽,慕名找他看病的患者更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不讓他們白跑一趟,他不僅“早到”還“晚走”,每次都要看完全部挂號病人,往往中午一兩點才下班,全然不理會助手的提醒和家人的催促。有一天,臨近下班時,駱老無意間看到一對夫婦在診室門口張望,卻徘徊不前。原來他們來晚了,沒掛上號,料想駱老要下班吃飯了,於是就沒敢進來多問,準備離開。駱老看到後,二話沒說把他們叫進來,當即開始診治。他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要是今天看不上,又得花冤枉錢,說不定還延誤病情,是不是?”一席話說得夫婦倆感激涕零。

為病人省錢,是駱老最在意的事情。他是出了名的“精摳細算”,經常詢問病人的花費,比如來廣州的車費、住宿費等,認為花多了就會皺眉頭。他選擇的診療方案總是考慮患者的經濟狀況,從來不開一張大處方、大檢查單。對家境貧寒的患者,他會告知複診時不要掛專家號,普通號就行。 A'>每次都要看完全部挂號病人,往往中午一兩點才下班,全然不理會助手的提醒和家人的催促。有一天,臨近下班時,駱老無意間看到一對夫婦在診室門口張望,卻徘徊不前。原來他們來晚了,沒掛上號,料想駱老要下班吃飯了,於是就沒敢進來多問,準備離開。駱老看到後,二話沒說把他們叫進來,當即開始診治。他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要是今天看不上,又得花冤枉錢,說不定還延誤病情,是不是?”一席話說得夫婦倆感激涕零。

來自湖北武漢的劉女士對此深有體會。四年前,她患有肝硬化,還對常規治療藥物產生了耐藥性,已經37歲“高齡”的她,內心非常渴望能當上母親。夫婦倆到多家知名醫院求醫,都說風險太大了。後來,他們找到了駱抗先,連續幾周周六從武漢來廣州,懇求駱老為她圓夢。

“好,咱們一起來努力,試試吧!”看著劉女士期盼的眼神,駱抗先答應了。可劉女士並不知道,老專家承諾的背後是多大的擔當。高齡肝硬化病人妊娠會加重肝臟負擔,加速病情惡化,流產率、早產率、圍生兒死亡率都會高於正常妊娠,更容易出現肝性腦病、腹腔感染出血等併發症,稍有不慎,性命難保。為了節省經費,駱老建議劉女士在南方醫院附近租間房子住下來,併當起了貼心的“保健醫生”,密切關注她的生理反應、分析各項指標數據,不斷調整藥物劑量,邊觀察邊治療。經過醫患雙方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劉女士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最終順利生下了一個男嬰。駱老不僅想方設法為患者省錢,還經常掏錢資助困難患者。今年2月,來自湖南衡陽的患者李先生,因患有肝硬化並伴消化道出血,慕名來到南方醫院找駱老看病,駱老經過認真診治後,建議他行TIPS(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然而,家境拮据的李先生卻為籌集這筆手續費而發愁。這時,細心的駱老看出了他的擔憂,二話沒說,立即回到家裡拿出10000塊錢給李先生應急,並安慰他要樹立信心。接過駱老愛心款的那一刻,李先生心裡頓時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他眼含熱淚對駱老說:“我和您是只是一面之交,您卻對我如此的關心和信任,真不知該如何感謝您!”在駱老60多年的從醫生涯當中,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乙肝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不少乙肝患者時常飽受歧視,心理壓力很大。駱抗先採用自己的獨特方法開“愛心處方”:耐心傾聽、細心講解、熱心鼓勵。他說,醫生的認真傾聽和真誠鼓勵,能消除患者對乙肝的恐懼心理,這對他們戰勝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看一個病人,駱老都會耐心細緻地傾聽他們的病情介紹,並詳細講解治療方法,直到他們聽懂為止。駱老的學生寧璐介紹說:“有時碰到病情比較複雜的患者,駱老會花上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和他們溝通,及時安撫他們的情緒,並在認真診治後提供最佳治療方案。患者的病曆本上往往會寫上八九頁甚至十幾頁,雖然是門診病歷,可厚度都和住院病歷相差無幾了。”

正是因為駱老永遠將病人擺在第一位,他的仁心大愛也贏得了患者們的一致尊重。他的候診區總是秩序最好的。看到駱老不能按時下班,一些患者會悄悄地為他送上一瓶礦泉水、一個蘋果、一個盒飯……60多年裡,駱老在數十萬患者心中,築起了一道“仁者大醫”的豐碑。

圖片來源於網路

駱抗先是一名乙肝專家,帶領團隊在國內率先進行病毒性肝炎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中國約有9300萬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嚴重影響人民健康,對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也造成很大損失。因此,駱抗先率先響應國家的號召,誓要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投入了病毒性肝炎研究,一手創辦了醫院的肝炎基礎實驗室。

很多人問駱抗先,為什麼耄耋之年、功成名就,還這麼“拼”?據他老伴介紹,自打畢業以來,駱抗先幾乎沒有休過一次假,節假日大都泡在病房和實驗室。1988年,剛到駱抗先的肝炎基礎實驗室時,眼前的景象讓何海棠感到不可思議。“條件太簡陋了,就幾個瓶瓶罐罐,連試驗台都看不到,駱老就在衛生間的檯面上標記同位素。難以想像,經過20多年的努力,這一實驗室如今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何海棠感慨道。正是在這樣的實驗室,駱抗先帶領著團隊攻堅克難,填補了許多研究上的空白。

1996年底,某軍事學校700多名學生轉氨酶不明原因地增高,疫情面達61%,其中有20多人因感染嚴重被送進部隊醫院。總後勤部衛生防疫部門馬上責成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前身)派專家去現場調研和協助防治工作。

身為全軍傳染病專業組組長的駱抗先到達疫區後便一頭扎進調研中。新年的鐘聲敲響時,駱抗先還在一點一點地收集病人大便和血清標本,還在病區看著他的病人。回到廣州後,駱抗先並沒有放棄追尋病因,與專題攻關小組通過一年多嚴謹的動物實驗和分子病毒學實驗,在嘗盡了無數次失敗連著失望的痛苦後,終於鑒定出一種新的病毒基因組成段。這是繼甲型和戊型肝炎後發現的世界上第三種經胃腸傳播的肝炎病毒。這一重大發現,是肝炎病毒的早期研究成果,為人類探知新病毒所致的肝炎寫下重重一筆。

駱抗先在國內最早將分子生物技術引入乙肝研究,發現了中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陰性感染者的病毒變異,並在國內率先進行了病毒性肝炎細胞凋亡的發病機制研究,把我國乙型肝炎的研究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他提出的“無癥狀慢性活動性肝炎”新論點,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2015年,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牽頭啟動了乙肝母嬰零傳播工程,旨在通過建立妊娠乙肝規範管理的示範基地,藉助移動醫療工具-小貝殼,按照標準流程對乙肝孕婦及其嬰兒進行規範的隨訪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甚至完全阻斷母嬰傳播,從而促進乙肝母嬰零傳播的目標早日實現。

駱抗先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一項功德無量的重大民生工程。為此,他積極致力於因母嬰傳播而致小兒乙肝的抗病毒治療研究,並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經初步統計,在60例接受抗病毒治療的乙肝患兒中,痊癒者有26人,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目前,正準備擴大樣本量,驗證初步的研究結果。同時,南方醫院作為妊娠乙肝防治示範基地,在駱抗先的大力倡議下,積极參与到項目的研究中去。自加入項目以來,南方醫院已經採用標準化的管理流程管理了419名乙肝孕婦,舉辦了7期乙肝母嬰阻斷培訓班,為來自全國各地的50餘名醫生進行了培訓。

駱抗先是一代名師,他的學生成為我國肝病防治領域的中流砥柱。年近9旬的他以“師帶徒”的模式培育基層肝病醫生。

60餘載春風化雨,60餘載桃李滿園。從醫從教以來,駱抗先先後培養了70多名博士生、碩士生,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他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對待學生就像慈祥的父親關愛自己的孩子。雖然在專業領域上已成大家,但他每天都堅持看文獻、找資料,了解專業的最新進展。面對學生疑惑的表情,他總是說:學習是無止境的,活到老,學到老。他對學生從來不會說“你應該怎樣做”,而是循循善誘,教導學生如何用自己的頭腦去探索和發現,啟迪學生在思考中領悟做學問的真諦。

熟悉駱老的人都知道,他對自己摳門、對病人“摳門”,但在培養人才方面,駱老卻是出了名的大方,讓名利、讓機會、讓經費,想方設法為學生的學習研究創造條件。他的高徒、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侯金林,如今已是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副理事長,在國際和國內肝病學術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在國際上率先開展前瞻性臨床研究乙肝治療線路圖,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侯金林回憶,1992年他去英國的聖瑪麗醫院醫學院進修學習。走前駱老塞給了他200英鎊。這筆錢是駱抗先之前作為公派學者到英國深造時勤儉攢下來的。“當時的200英鎊相當於3000多人民幣,我在國內的每月工資也就200元。”幸虧有了這筆錢,侯金林撐過了在英國沒發薪水的第一個月。他回國後,科室又陸續有兩名醫生前往進修,這200英鎊就在師兄弟間傳了下去,成為了科室的“傳家寶”。

直到今天,侯金林還珍藏著駱抗先在1996年給他寫的培養計劃。在這份認真手寫的培養計劃里,駱抗先細細叮囑他“必須長期深入臨床”,還殷切寄望“市場經濟還要發展,‘為病人著想’的觀念不要改變,無論何時何地,‘病情需要你’的召喚不應拒絕。”

即便已是86歲的高齡,駱老現在還帶著兩名研究生。為了幫助學生儘快成長成才,他常常到凌晨一兩點還在指導學生的課題、修改學生的論文。他甚至還主動掏出20萬元作為學生的科研經費,用於購買實驗室所需各類試劑等。

考慮到目前部分基層醫院在肝病治療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規範之處,如何進一步提高肝病治療的專業性、安全性,成為駱老心頭始終記掛的事。他設想,如果能夠成立一個工作室,定期對基層醫院的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將會是一個有力之舉。這個想法在上級部門和醫院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得以實現。今年8月,駱抗先工作室正式成立。藉助這個平台,駱老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安排,分期分批對基層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受訓人員跟著駱老看門診、入病房,聆聽各類專業的培訓課程,從而全面、系統地提升廣大基層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更好地服務患者。

圖片來源於網路

駱抗先是一個新“網紅”,運用博客普及乙肝知識,為廣大患者答疑解惑,博客訪問量超過1300萬人次

駱老開通博客寫科普,緣起於一個“偶然”事件。

作為我國乙肝治療領域的“泰斗級”人物,駱老編寫的125萬字的專著《乙型肝炎基礎與臨床》是專科醫生們不可或缺的“紅寶書”、“乙肝字典”,但普通病人卻看不太懂。一位患者看到了這本書,向他建議:“您一天門診只能看幾十個號,如果能夠利用網路開博客,就能幫助到更多病人。”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駱抗先把這句話記在了心裡。於是乎,沒學過拼音、不會打字的他,抱著“要為更多的病人服務”的念頭,向學生求助,從零開始學習電腦操作,在75歲的高齡時開通了“駱抗先的乙肝頻道”博客,成為博客最早的一批用戶。一開始讓學生幫輸入,後來考慮到年輕人工作忙,他硬是啃下硬骨頭,學會了用自然碼錄入。年紀大了,白內障越發嚴重,他還每天“釘”在電腦前,一干就是幾小時。

在常人看來,利用業餘時間寫博客、回答網友提問卻沒有一分錢的收益,同時還需要博主富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嚴謹的科學態度,是件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而駱老卻樂在其中,他說:“我一輩子做的事就是給乙肝病人好好地看病,可我在門診一個上午只能看十幾位患者,如果通過網路能使數百萬乃至更多的人了解乙肝治療的相關知識,其社會效益遠非診治幾位患者可以比擬。”

為了不誤導患者,駱老每寫好一篇博文,都要先“放一放”,確定觀點無誤、文字準確易懂才正式發布。為了解患者最關注的內容,他堅持看門診,並不時地引用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這樣才能保證博客內容符合實際需求,才能給讀者最正確的指導嘛!”他總是認真回復網友評論,並且回復的內容全是“乾貨”,詳細解答。

兩年前,在東莞打工的江西青年小蔡體檢發現患有乙肝。工友們擔心怕被傳染,都刻意與他保持距離,在工作中還排擠他。小蔡辭職後四處求醫,只要看到“乙肝轉陰”的廣告都去嘗試,兩年下來,積蓄花完了,病情卻一點沒好轉。小蔡產生了輕生的念頭。一次偶然機會,他在網上看到了駱老的博客,抱著最後一線希望找到駱老。

駱老花了20多分鐘聽了小夥子的傾訴,耐心地對他進行了乙肝的科普介紹,打消了他“有病亂投醫”的念頭,接著告訴他治療慢性乙肝要有“長治久安”的思想準備——通過長期規範治療,達到長久健康平安的效果。此後小蔡每次複診,駱老都會問問他的工作和生活情況,鼓勵他用正確的心態面對乙肝。經過精心治療,小蔡的病情得到很好控制,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小蔡感激地說:“如果沒有駱爺爺,我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是他給了我希望!”

駱抗先心裡裝著的,是所有的乙肝患者。想到一些患者無法接觸網路,他3次將博客文章集結成書出版,還以科室的名義買下1000本書,寄往全國的偏遠地區,讓無法上網、沒錢看病的農村患者也能了解相關知識。同事笑稱,他是“互聯網史上年齡最大的博客出書者”。

開通博客11年來,駱老堅持每周更新文章,電腦都用壞了兩三台,但那件常穿的舊毛衣卻沒換,只是因為老打字,肘部都磨出了大洞。儘管開通博客的初衷是想藉助這一平台幫助到更多的患者,然而,這一路堅持下來,11年中駱老一共發表了400多篇文章,博客訪問量超過1300萬,位居新浪博客健康總流量榜前列,在不經意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網紅”,受益的患者不計其數。

駱抗先載譽一生,面對各種紛至沓來的榮譽卻非常謙虛,他常說:“我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黨員,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可想做的事情還很多,我要把剩下的生命都留給病人,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從駱老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醫務工作者、一名老共產黨員忠誠於黨、服務人民的崇高境界。駱老心系患者、赤誠奉獻的大醫精神,就如同那蠟燭一樣,燃燒自己,卻照亮了廣大肝病患者前行的路。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