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自己,最近睡覺的時間都在什麼時候了?

還是說,你常熬夜?

那你知道熬夜不睡覺有多傷身嗎?

醫生說,一個人每天最好要有6-7小時的睡眠。

熬夜不睡覺,神經系統、內分泌、免疫功能都會受影響!

熬夜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熬夜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

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都是在夜間睡眠時才分泌的。

前者在黎明前分泌,具有促進人體糖類代謝、保障肌肉發育的功能;後者在入睡後方才產生,既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也能延緩中老年人衰老。

ADVERTISEMENT

所以,一天中睡眠最佳時間是晚上10時到凌晨6時。

熬夜的7種大危害

1

超重肥胖

人在睡覺時,身體會分泌一種叫做「瘦體素」的物質。長期熬夜會影響瘦體素分泌,不利於脂肪分解。經常熬夜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引起過度肥胖! 喜歡吃夜宵、飲料等,夜晚進食不但會使人難以入睡,還會使隔日早晨食欲不振,造成營養不均衡,就會引起過度肥胖!

2

增加患癌風險

機體免疫因子多在睡覺時形成,長時間熬夜會導致免疫力降低,出現疲勞、精神不振,易感冒、易過敏也會不期而至。免疫力是人體對抗癌症的天然屏障,免疫力降低會使癌症發病率升高。多項研究證實,熬夜與乳腺癌、結腸癌等疾病風險的提升存在緊密聯繫。

ADVERTISEMENT

3

皮膚受損

皮膚在22點~23點進入保養狀態,長時間熬夜,人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就會失調,使皮膚乾燥、彈性差、晦暗無光,出現暗瘡、粉刺等。

4

心臟病風險高

長期黑白顛倒的人,不僅脾氣會變壞,內臟也得不到及時調整,使心臟病的患病幾率升高。

5

腸胃危機

人的胃黏膜上皮細胞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且一般是在夜間進行。如夜間進餐,胃腸道得不到休息,會影響其修復。

6

記憶力下降

ADVERTISEMENT

熬夜者的交感神經在夜晚保持興奮,到了白天就會變得疲憊,從而出現頭暈腦漲、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時間長了,還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問題。

7

肝臟受損

23點至次日3點,是肝臟最佳排毒時段,如肝臟得不到休息,會引起肝臟血流相對不足,已受損的肝細胞難以修復並加劇惡化。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肝臟受到損傷,全身健康都將受到威脅。

Tips:

既然熬夜對健康的傷害這麼大,那我們就非常有必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了。

那麼,成年人的最佳入睡時間是幾點呢?

最佳睡眠時間:22:00-01:00此時膽經最旺,應當準備入眠。

奇怪的現象是,我們晚上吃完飯以後,8、9點鐘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0點就清醒了,還有的人到了夜裡11點總想吃點東西,在屋子裡找點食物!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時候恰恰是陽氣開始生髮了,所以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最好在11點前睡覺,這樣才能慢慢的把這點生機給養起來,人的睡眠與人的壽命有很大關係。睡覺就是在養陽氣哦!

然而,夜晚進食不但會使人難以入睡,還會使隔日早晨食欲不振,如此造成的營養不均衡,就會引起過度肥胖哦!但遇到工作需要不得不熬夜時,可以在之後的時間裡做些補救措施哦!

熬夜後的補救措施

1

及時補水

經過一夜的熬夜,人很容易脫水,早晨喝上一杯水,是有益機體對水分的補充的。

同時,也對腸胃也起到了清理作用。喚醒腸胃及其他機體的感官,可以更好地消化早餐所吃的食物。而且,喝上一杯水清清口,能讓你從睡眠狀態中清醒過來。

2

第二天的午睡

熬夜之後,第二天中午千萬記得打個小盹兒,有助於緩解身體疲勞程度,提高下午的身體狀態。

3

加強運動

適當舒緩前一晚的緊繃壓力,出去運動,鍛鍊一下,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早晨以慢跑、步行的方式進行調節,切記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哦!熬夜之後體內的體液呈酸性狀態,而人體的無氧運動產生的乳酸又加重了體液的PH值,使身體難以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增加一些室內的伸展動作,也能有效緩解疲憊!

4

調節飲食習慣

第二天一早的進食,是最重要的一餐哦!牛奶、雞蛋、穀物、果蔬等對於熬夜族來說再適合不過啦!

體力耗能多,應注意優質蛋白質的補充。因為蛋白質含人體必需胺基酸,這對於保證熬夜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和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

調整睡姿

1.左側臥:採取左側臥睡姿,可減輕胃灼熱症狀。

適用人群:胃部不適的人。

不適用人群:感到精神倦怠、心裡緊張的人。

2. 仰臥:在頭部和膝蓋下面墊枕頭,使脊柱成一條直線,可以緩解腰背疼痛。

適用人群:長期腰背不適的人。

不適用人群:平時有打鼾、睡眠呼吸暫停症狀的人。

3. 胎兒睡姿:能保證身體足夠放鬆,有助於緩解壓力。

適用人群:胃部不適的人。

不適用人群:感到精神倦怠、心裡緊張的人。

4. 右側臥:有助於降低血壓,使心跳不那麼快。

適用人群:有心臟病的人。

不適用人群:易頭痛、頸部肩部不適的人。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壞了身子無人替呢

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讓每一天都豐富多彩

不辜負這般美好的春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