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台前就有幕後,每個圈子,莫不是如此。
比如說梁翹柏吧,如果不是《我是歌手》這一類的節目讓其浮出水面,大部分人可能對其一無所知。因為大多數追星的,只認識明星,再有興趣往裡挖的,大概到林夕這個層次也就戛然而止了,基本不會關注到製作人這種背後的「隱形大鱷」。但你如果對熱門的綜藝節目有所了解,就知道他有多麼炙手可熱。
在科技圈其實也一樣,比如說你覺得三星、蘋果都很牛逼,但背後的ARM知道的人就要少得多。這種只提供技術和方案、不生產具體產品的專利持有者,幾乎每個圈子都存在。而在音頻這個圈子裡,這樣的隱形大鱷,瑞典的Dirac要算一個。
不過截至目前,Dirac連一個中文品牌名都沒有,雖然直譯的「狄拉克」聽起來很不錯,也很有高科技的感覺(因為它和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狄拉克同名,後者和薛丁格在1933年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貓奴們大概會知道薛丁格的貓)。但在上周,Dirac決定不再隱形,所以,我們才得以有機會了解到這樣的一個隱形大鱷。
Dirac隱形在哪裡?一個領域是汽車音響。在這一塊,大部分人或許都對奧迪上的B&O和BOSE、雷克薩斯上的Mark Levinson、奔馳上的柏林之聲,以及最近在寶馬和沃爾沃上大出風頭的B&W有所了解。卻不知,沃爾沃上的B&W,正是融合了Dirac的核心技術:Dirac為其提供了三種音效:演播廳、獨立舞台以及音樂廳,其中音樂廳效果,絕不是簡單的「腦放」,所有的參數都是在哥德堡音樂廳獨立採樣的,可以認為,你能在車裡感受到哥德堡音樂廳(而不是國家大劇院)的效果。
這是XC90的中控部分,可以清晰看見哥德堡音樂廳的模式選擇
那麼效果如何?現場提供了兩輛沃爾沃供大家體驗,一輛是旗艦轎車S90,一輛是旗艦SUV XC90,兩者都裝備了B&W的音響系統,不過這只是硬體部分,Dirac則提供Dirac Unison®主動聲學校正技術。試聽的時候你很明顯能發現區別:從演播廳、獨立舞台到音樂廳,空間由小變大,混響時間由短變長,聲音也從清晰快速逐漸變得豐滿柔順。三種不同的模式適合不同的曲目,比如一般的華語流行,選擇演播廳就行了,現場演唱會之類的(比如加州旅館),選擇獨立舞台氣氛濃烈得多;音樂廳模式則更適合大型的管弦樂,聲場效果非常逼真,以至於現場有媒體感嘆這是聽到過最佳的汽車音響,然後吧啦吧啦了半天說70多萬就能買到頂配的XC90,性價比超高……
早在十年前,寶馬就開始跟Dirac合作了
(其實VOVLO和BMW並不是和Dirac合作的最大牌。兩大超豪華品牌——勞斯萊斯和賓利,也都跟Dirac有合作。而根據Dirac的介紹,他們跟哈曼集團是戰略合作,所以所有用哈曼卡頓汽車音響的,肯定也是跟Dirac合作的。而考慮到B&O的汽車音響部分已經賣給了哈曼集團,所以今後奧迪上的那些B&O其實也有Dirac的影子?貴圈真亂……)
所以,Dirac的生意就是做「數字音頻算法」,但這種數字音頻算法,並不能簡單理解為是一種音效(因為大多數發燒友聽到音效便避而遠之),它也能有效提升音質。Dirac的總裁Erik Rudolphi說,所有Dirac技術,不管是聲場合成、音箱耳機優化還是房間聲學校正,核心都在於音質優化,即通過軟體提升硬體性能,讓用戶享受更均衡、自然和真實無添加的聲音。通過軟體提升硬體性能?如果你的腦袋轉不過這個彎,你可以類比一下CPU超頻,是不是也是通過軟體提升硬體性能?雖然兩者並不是一回事。
這張圖狠狠地黑了一下音效黨。當然,對於喜歡自拍的人來說,也躺槍了……
當然,Dirac的業務並非集中於汽車音響這一塊,事實上他們在很多領域都有布局,比如手機上有Dirac VR耳機虛擬音頻技術,針對家庭Hi-Fi,則推出了Dirac Live®房間聲場校正技術;針對專業音頻市場,有Dirac Panorama Sound®揚聲器陣列聲場擴展技術,最近又開始進軍VR。而與他們合作的品牌和產品,我們耳熟能詳的,還包括華為、一加、OPPO、錘子手機,以及DTS混音室等。
而對於未來,Dirac則把寶壓在了手機上。Dirac覺得手機將成為外設的 「大腦」 和運算的中心,使手機成為優化用戶所有聲音系統的樞紐、運算和指揮中心。比如,用戶可以用手機來從Dirac Connect服務平台下載優化方案,一鍵優化自己的外設音響系統如耳機、音響以及其他可以聽音樂的系統,獲得傳統上只能升級硬體才能獲得的音質提升。同時,手機還將更智能地與環境互動,針對不同環境的聲學特徵來進行自適應的優化。
未來,Dirac要以手機為中心,押寶VR&AR
提升音質不需要換硬體,而只需要從雲端下載一個新的方案,聽上去貌似很玄學,但至少Dirac對此信心滿滿,我們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