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颱風“納沙”吹襲台島,花蓮民營和平電廠輸電塔倒塌,無法順利輸送電力,緊接著,台中火力發電廠機組接連故障,新機組沒調試好就強行上線,沒電就要先限工業,後限民生,讓靠電開工的企業天天神經緊繃,加上近來高溫天氣持續不斷,全台隨即出現限電危機。

11日,台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向蔡英文提出重啟核電的建議,會後林伯豐轉述蔡英文的話,說一旦電不夠,用核電是考慮選項。

此話一出讓不少人驚訝,難道是“非核家園”立場有變嗎?蔡英文辦公室隨即反駁。蔡辦發言人林鶴明表示,在窮盡一切方法之下仍無法穩定供電,才會進行評估所謂重啟核電的議題,這是最後的手段 。

用不用核電差別在哪,台行政機構發言人徐國勇如此表述:在一個人生病了,或者到了非用葉克膜的時候才可以用,我們現在沒有到這種程度 。

“最後手段”,“選項之一”,再加上葉克膜,會不會越聽越不懂?

其實除了林全曾經說過,要台電對核能“死了這條心”之外,民進黨當局幾乎不敢說"絕對不用",與其跟企業爭論,誰說的最准,不如把心力放在,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前,如何度過2017年夏天,接踵而來的"缺電"危機。

台能源部門副手李君禮曾自信滿滿表示,沒有停限電的需要,還是會完成“非核家園”。然而本月8日,全台用電量達到3626.6萬千瓦,創下歷史新高,備轉容量率也掉到1.72%,離限電只差一步。先工業後民生的限電序位,讓企業驚出一身冷汗。

除此之外,核一、核二機組因為民進黨推行“非核家園”的原因,被強行停機,台灣工商界不堪忍受缺電危機,揚言推行“非核家園”已影響投資信心,將會加速台灣產業出走。

台灣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表示,核能的處理應該是穩健廢核與再生能源同時進行,再生能源增加多少,核能發電就相對減多少。

缺電的事實無法掩蓋,台灣本來可以避免限電、缺電的危機,但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推動“廢核”政策,在野時向國民黨施壓,“封存”第四核電廠,上台後又不斷宣揚“不會讓民眾在缺電和核電之間二選一”。但謊言終究經不起考驗。這種把一黨之私置於台灣經濟發展之上的不負責之舉,已引起島內工商界的強烈不滿。業界要求蔡當局延長核一、核二和核三廠的使用年限,並重啟核四廠。

島內輿論也指出,當局“可以唬弄人民,電不夠了就叫大家節電,中暑了就送醫;然而,企業可沒那麼好騙,生意人精得很,台灣的電力夠不夠、投資環境是否理想,企業家會仔細評估,當局的表面功夫,他們不會買單”。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早在2015年就放話,2017年可能就要限電。他認為,假如沒有備用電,停電一小時,對台積電的影響幾乎是不可估計。如今不幸言中,不知道向台積電這樣的大廠,是不是已經有所準備?

《今日海峽》台北演播室時事評論員鄭又平也同樣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他認為,把“反核”當神主牌的民進黨,急於兌現選舉承諾,但是再生能源佔比20%的目標,台灣在2025年是難以實現的,“非核家園”只能是黃粱一夢。

(圖片出處除特別註明外,均來源於網路,轉載誠請註明出處“今日海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