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學生都有升旗的經驗,如果是重要典禮,可能還有向國父遺像行三次禮的機會。參與這些儀式往往被認為是學生的本分。但其他國家如韓國、法國、德國、英國等,並不熱衷校園的升旗典禮。因此,筆者懷疑升旗與學生本分何干?

首先看看支持升旗典禮者較可能提出的理由:

1. 可以提升愛國意識2. 可以順便宣布重要事項3. 法律規定要升旗,我們應該遵守法律

以下檢視這些理由能否得出「應該要升旗」的結論:

第一個理由:提升愛國意識。可將問題區分為三個層次:

愛國意識重要嗎?如果重要,我們愛的是哪一國?如果愛國意識重要,那麼強制升旗典禮是好方法嗎?如果是好方法,有好到值得懲罰不參加的學生嗎?

本文依序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可能的答案,只有在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正面的時候,愛國意識才能作為強制升旗的理由。

學生知道自己愛哪一國嗎?

談戀愛時,不能不知道自己愛的是誰;談愛國時,也不能不清楚愛的是哪一國。當學生被問及自己是哪一國人時,多數會自稱台灣人。奇怪的是,腳下這片土地的國號並非台灣,護照上寫得很明白,是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而不是台灣(Taiwan)。

學生常將台灣與中華民國混為一談,視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為「台灣國旗」。雖然這種認知並非天大的謬誤,但其中的討論空間,為何社會科老師不告訴學生?為何在學生並不真正明白台灣被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意義之前,就要求學生擁有愛國意識? 或許,只是掌權者忘記交代這些事情,也或許,掌權者刻意模糊了這些事情。

還不止於此。除了中華民國與台灣的混淆,最嚴重的是政黨與國家的混淆。國家是公法人,政黨是私法人,除非我們承認黨國一體,否則兩者天差地遠。

然而,我們的國歌竟然包含「吾黨所宗」四字,這是怎麼回事?原來現今的國歌原先是中國國民黨黨歌,於1937年由國民黨決議,轉為中華民國國歌。這樣一首政黨色彩強烈的歌曲,時隔80年,仍然強迫學生合唱,甚至不唱的學生會被教官訓斥。

讓人不禁要問:學生被要求去愛的是黨還是國?如果是國,是愛哪一國?學生不被鼓勵去探索這些問題,卻被要求參與升旗、唱國歌、向國父遺像敬禮,這就是台灣的愛國教育。

許多人說愛國意識很重要,但事實上,愛國意識在台灣是很模糊的概念,內涵不清不楚,遑論重不重要。如果重要,學校為何不將上述問題教清楚,反而一股腦地強制舉行升旗儀式呢?難不成學校認為,升旗儀式是愛國意識的萬靈丹,只要定期參與就會愛上中華民國嗎?

升旗典禮是好方法嗎?

這個問題的重點在於:有些方案的目標既高尚又遠大,但方案本身卻很爛、效率很低,甚至有副作用。這裡要檢視升旗典禮是否也有同樣的慘況。

升旗典禮是強制性活動,或許就因為國旗不如巨星演唱會那樣吸引人,所以才硬性要求學生參與。

不過,很多在國小時不情願升旗的學生,到了高中仍然不情願升旗。即便變得情願升旗,筆者認為原因也會是「已習慣了」、「可以看別班帥哥美女」、「可以不用考試」等等,「愛國」佔據的份量極為有限,學生往往不是因為愛這個國家而願意升旗。

最明顯的是,多數人直到高中畢業,仍唱不出一首完整的「國歌」,對歌詞內容一知半解。就凝聚人心或洗腦程度來說,五月天的歌可能都比國歌更成功。

這樣看來,要宣稱升旗典禮可以讓多數人成功愛上這個國家或更愛升旗,值得懷疑。因此,即便假設愛國是學生必備的思想,升旗典禮也不是提升愛國意識的好方法。

升旗典禮,是否重要到必須懲處學生?

一個制度是否該實施,往往須透過利與弊的比較。如果升旗時間造成的損害是明確的(消耗時間、消耗精神、學生受警告威脅),且升旗的效益並不明顯,那這個制度通常不會得到好的評價。

換句話說,如果升旗典禮是為了提升愛國意識,然而這個方法並非明顯有效,那校方就沒有正當理由去要求學生犧牲睡眠在太陽底下浪費時間。

學校若真想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應該要換一個更有效率、損害更不明顯的方法。學生付出睡眠、讀書、吃早餐的時間,收穫卻非常有限,這擺明浪費大家時間。若校方對此弊病視而不見,就形同默許學生權益受不合理的對待。

綜上所述,不論從哪個層次來討論「以培養愛國意識作為強制升旗的理由」這件事,都會發現理由支撐力有限:第一、愛國意識在台灣社會模糊不清,導致我們很難判斷學生是否必須具備愛國意識。第二、即便學生必須提升愛國意識,升旗典禮也不是一個有效的提升方法。第三、即便升旗典禮是一個有效的提升方法,它也不是最好的方法。

愛國意識作為強制參與升旗的理由既然遇到重重障礙,支持升旗者就很難從這裡建立論辯的基礎。不過,討論強制升旗的存廢除了考量愛國意識,也要考量諸如校園傳統、法律規範、社會文化等面向。這些面向是否能讓升旗典禮的支持者取得優勢?值得進一步思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