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洗牙有著很深的誤解,例如洗牙後容易“倒牙”,或者洗牙容易感染疾病等。卻不知,你對洗牙的誤解正在一點點吞噬著你的牙齒,及時檢查清潔一下自己的牙齒吧。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

洗牙後會產生哪些異樣感?

1.洗牙後容易牙齒鬆動

很多人認為洗牙後容易出現牙齒鬆動的情況,事實上牙齒鬆動並不是洗牙所導致的。牙齒鬆動情況多數出現在牙結石較為嚴重的患者之中,而這些患者本身的牙周病就使得牙齒有鬆動前兆,洗掉牙結石之後,牙齒會變得較為“空虛”,出現了鬆動的情況。事實上,牙石正是牙齒鬆動的始作俑者。

2.洗牙損傷牙齒

很多朋友們對洗牙是否會損傷牙齒報以問號,事實上這些疑慮大可以消除。專業的洗牙是不會對牙齒造成損傷的,當然若是操作不當可能會對牙齒造成微小的劃痕,但大可不必擔心,洗牙之後都會有牙齒拋光等輔助治療,可以對牙齒的安全保障。

圖片來源於網路

2.洗牙導致牙齒敏感

其實牙石好像大棉襖,一旦脫去,牙齒暴露在“久違”的環境里,就會產生種種異樣的感覺。如果是健康的牙齒,一段時間以後,異樣感會消失。

3.洗牙容易出血

洗牙的過程通常會有點酸痛,如果牙齦炎症比較嚴重,洗牙時會出血,出血是炎症程度的反映,並不能夠單純的因為出血而放棄洗牙。事實上,洗牙正是消除炎症的一種方式,炎症消除後出血的癥狀自然會得到緩解。

圖片來源於網路

4.洗牙後牙縫變大

首先洗牙導致牙縫變大是一種假象。洗牙是將牙齒牙石去掉,由於牙石長時間的堆積,加之牙齦會有炎症,會導致牙齦的局部腫脹填塞牙縫,而洗牙後去除了牙石,牙齦腫脹逐漸消退,所以牙縫就變得明顯了,其實這是牙齒的真實面目,絕非洗牙所造成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5.洗牙過程容易感染疾病

大家對洗牙止住腳步最大的一個顧慮應該就是擔心傳染疾病,其實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在洗牙之時選擇權威的醫院和專業的醫師,加上經過嚴格把關的醫療器械,洗牙過程是不會傳染疾病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洗牙≠美容

洗牙在醫學上被稱之為“潔治”,並不是一種單純的美容行為,而是需要嚴格把關的醫療行為。這種行為是去除牙周病的基本途徑,操作前需要經過權威和專業的檢測,既能減輕洗牙過程中的不適感,還能避免交叉感染。同時洗牙和美白牙齒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可混為一談。

刷牙≠洗牙

相信大部分人都認為早晚刷牙就是給牙齒洗澡了,卻不知道清潔力度遠遠不夠。用心刷牙只能實現基礎的口腔清潔,及時再正確的刷牙方式也會留有死角,這些死角清潔不夠,時間久了就有可能形成牙結石,牙周炎等,進而威脅我們的口腔健康。因此就需要我們按時洗牙,最好是一年洗一次牙齒,容易形成牙結石的朋友們可以增加到兩到三次,以此來維護我么的口腔衛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