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皇后當中,最有功勞的是孝庄、最會享受的是慈禧、如果要推舉一位最賢明的皇后,那應該就是孝賢皇后了。

孝賢皇后是乾隆帝的原配皇后,她贏得了乾隆一生一世的愛和敬。在人情薄如紙、動輒獲罪的皇宮大內,孝賢皇後到底有什麼才德?竟讓乾隆帝付出如此的真摯情感。

孝賢皇后,富察氏,生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二十二日,滿洲鑲黃旗。鑲黃旗是皇帝親統,地位很高,在清朝的皇后中,真正出自鑲黃旗的並不多。孝賢皇后不僅旗籍高,而且出生名門。富察氏為滿洲八大姓之一,其家族人才濟濟,累世高官。

雍正五年(1727年)的這次選秀中,雍正帝以其獨特的眼光似乎看出了這個秀美的少女具備大清一代賢后的素質,於是決定將富察氏指配給了弘曆作了嫡福晉。

弘曆繼承皇位後,立富察氏為中宮皇后,於乾隆二年(1738年)舉行了冊封禮。

孝賢升為中宮皇后,主持後宮事務,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她並不揮霍。她生來就好節儉,反對鋪張。平時她從不佩戴用金玉珠翠製成的首飾,髮際、帽上插的是平常絨線做的花。

孝賢皇后孝敬公婆,恪盡子婦之責,深受公婆的喜愛。對待夫君乾隆更是感情至深,愛護有加。一次,乾隆帝患了疥瘡,很嚴重,經過多方醫治,才漸漸痊癒。御醫一再叮囑,「需養百日,元氣可復」。

為了保證夫君的絕對修養,不受外界的干擾,孝賢皇后就搬到了養心殿寢宮的外屋居住,精心服侍了百餘天,見皇上康復如初,才回到了自己的寢宮。

孝賢皇後主持後宮,公平合理,不偏不倚,深得眾妃嬪的敬重。她擁有無上尊崇的地位,和諧溫馨的家庭生活,她感到十分滿足並小心翼翼的維持著這一切。

然而,兩個兒子的接連夭折卻徹底打亂她的陣腳,摧毀了她的精神,將她的心撕成了碎片。富察氏結婚的第二年就為弘曆生下了第一個女兒。雍正八年(1730年)又生了一個男孩,是弘曆的第二子。雍正帝喜得皇孫,親自賜名「永璉」。

沒想到這個兒子福薄,在乾隆三年竟離開了人世。乾隆帝和皇后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幸好孝賢皇后當時正值生育年齡。乾隆十一年(1746年),孝賢皇后再次分娩,果然又生龍兒,排行為皇七子。

乾隆為皇子取名「永琮」,暗寓承繼宗社之意。聰穎的孝賢皇后自然心領神會,心理上再一次得到了極大的慰藉。

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748年1月29日),永琮因患天花而夭亡,年僅二歲。孝賢皇后再次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熄滅了,她受到的打擊比上一次更大。這時她已經是三十七歲的人了,他陷入了極度的悲痛之中,幾乎不能自拔。

為了排解孝賢皇后喪子之痛,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初四,乾隆皇帝奉皇太后,並攜孝賢皇后踏上了東巡的旅途。令乾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次孝賢皇后竟是活著出發,卻躺在棺槨里回來的。

二月二十四日,東巡隊伍來到了山東曲阜,遊覽了著名的孔廟。第二天,在孔廟舉行了盛大的祭祀典禮。二月二十九日,他們登上了泰山。三月初八,乾隆皇帝奉太后迴鑾,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三月十一日,到達山東德州。當晚,孝賢皇后就病死在了船上,乾隆立即將消息上奏給了太后,皇太后親自上船監視兒媳遺體,悲痛良久。乾隆帝命庄親王允祿、和親王弘晝,恭奉皇太后回京,自己在德州料理孝賢皇后喪事。

三月十四日,乾隆帝護送皇后的梓宮回到通州。親王以下,三品以上官員齊集孝賢皇后梓宮前,敬酒三爵、舉哀、行禮。隨後,梓宮移往孝賢皇後生前居住的長春宮。

三月二十二日,乾隆帝向禮部發出了一道賜謚大行皇後為「孝賢皇后」的諭旨,他在諭旨中對皇后的一生作了全面總結和高度評價。

深愛的皇后已經離去,乾隆再也無法享受她的溫存和體貼了,傷感的乾隆帝對此有太多的不甘心,就保留下了皇後生前使用的物品,企望以物代人,使自己的哀思有寄託之處,希望她的影子永遠留在自己的身邊。

西六宮之一的長春宮是孝賢的寢宮。為了使自己時常回到與愛妻在一起的回憶,乾隆帝下令保留長春宮皇後生前的原陳設,將孝賢皇後生前用的東珠頂冠和東珠朝珠供奉在長春宮。每到過年過節,還將孝賢皇后的畫像懸掛在那裡,以供憑弔懷念。

平時,乾隆帝看見皇後生前用過的物品,到與皇后共同相處的地方,每逢節日,甚至看到南飛的大雁,都會引起他對皇后的思念。

在孝賢皇后入葬裕陵以後,乾隆凡是去拜謁東陵,必到裕陵祭祀亡妻。據統計,乾隆一共去了東陵十七次,最後一次是嘉慶元年(1796年)帶著嘉慶帝永琰一起去的。這年的乾隆已經八十六歲,他與孝賢已分離了四十八年,將近半個世紀了。

幾十年如一日地懷念著一個人,其用情之深、之真,令人感嘆。如果孝賢皇后地下有知,也該感到滿足和幸福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