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看過米蟲吧?
雖然他們相當的迷你,但透過微距拍攝來看,
他們不只形狀特別,成長過程也是相當有趣呢!
一起來看看吧~
家裡的白米每年7、8月盛夏季節,在家中的米缸裡常出現芝麻粒大小的米蛀蟲。
如果仔細看看這些米蛀蟲,就可見到小蟲身體很堅硬,圓筒形,棕紅色。
在放大鏡下看,米蟲在頭部前面,長了個與大象鼻子一模一樣的喙;因此,又稱它是象鼻蟲。
這種蟲喜歡往角落裡躲藏,所以在米的表層一般不易發覺它。
象甲的成蟲有裝死性,一碰就裝死不動;成蟲食性較廣,穀類、薯類以及乾果、藥材等都吃。
象甲的幼蟲乳白色、柔軟、身體肥大,喜歡蛀食米粒,在滔米時受蛀食而浮在水面上的米粒,就是象甲所蛀害的。
象甲是一種專門吃豆類、大米、小麥、玉米、麵粉的黑色小蟲。
在穀物還未成熟時,象甲就鑽進穀物的根、莖、葉中啃食莊稼。
收獲的穀粒、豆類中難免會有蟲卵,當天氣炎熱、潮濕,條件適宜,象甲就孵化並蛀食大米和豆類。
米蟲又稱象鼻蟲,成蟲會用自己的嘴巴把米咬出一個洞口,然後將其卵產於孔內。
通常1粒穀粒產1卵,幼蟲通過吸收穀粒的營養成長孵化,最後把大米蛀中空。
當米蟲吃完周邊的食物以後,就會根據自己的嗅覺,往別的有食物的地方飛。
所以只要其中一樣食物有了米蟲,周圍的食物也會慘遭其害。
米蟲在低溫時會進入假死狀態,恢復正常體溫後便又會活過來。
圖為米蟲從卵到孵化成蟲全過程。
圖為米蟲已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