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徐景藩:胃病用藥體會

骨傷的楊張張揚 2017-07-24 20:21

治療胃病與其他病證一樣,必須在辨證的基礎上選用方葯。但在具體藥物的選擇與運用時,應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以下簡要介紹個人一些用藥經驗和體會。

(一)党參、太子參

党參甘平,為補脾益胃的常用藥。太子參微甘,補脾益胃之力弱,但清而不滋,頗有健胃養胃作用。

1.對胃病脾胃氣虛患者,一般常用党參。但如其虛不甚,其痛隱隱,初次診治,未知其效應,不妨先用太子參,如無不合,再投党參。

2.有些胃陰不足證,兼有氣虛,舌紅口乾,胃痛喜按,可在滋養胃陰方葯中配加太子參。

3.婦女脾胃氣虛,常兼明顯氣滯證,用太子參較宜。

4.夏季胃病發作,食思不振,脈濡神怠,午後低熱,證屬脾胃氣虛者,可用太子參。

(二)黃芪、懷山藥

二葯同具補益脾胃之功。黃芪甘溫昇陽,山藥甘多溫少,兼能滋養脾胃之陰。

1.胃病脾胃氣虛而內寒甚者,宜用黃芪。胃陰不足而兼氣虛者,宜用山藥。

2.證屬脾胃氣虛,得食脘痛見緩,但食慾欠振,飲食不多,稍多則脹者,多用山藥,少用黃芪。

3.中虛兼濕,葯宜健脾燥濕,如方中用蒼朮、厚朴、草豆蔻(或草果仁)等,為防燥性過度,配入山藥,有健脾之效,無過燥之弊。

4.用桂枝或肉桂以溫胃陽,若已往曾有出血史,或口乾欲飲水,可佐以山藥、白芍,潤燥相當而具有健中之功。

(三)白朮、蒼朮

白朮健脾化濕,蒼朮燥濕運脾,用於胃病,蒼朮宜炒,白朮可生用或炒用。

1.脾胃氣虛而兼有濕濁者,二術同用。

2.脾胃氣虛證,脘腹痞脹較甚,雖舌上無白膩之苔,然口不欲飲,二術亦可同用,蒼朮用量小於白朮,約為2:3~1:2。

3.有的胃陰不足證患者,兼有脾虛生濕,舌紅苔薄白、便溏,可配用白朮,不用蒼朮。

(四)姜

姜有生薑、乾薑、良姜、炮姜之別,同具溫中祛寒之性,對胃病用姜,有分有合。

1.胃寒用良姜或乾薑,外寒用生薑,內外俱寒,良姜或乾薑與生薑同用。

2.胃中有飲,飲水而吐,宜用乾薑。

3.生薑止吐,胃病常見嘔吐,生薑打自然汁滴入湯劑中,並可先滴於舌上,再服湯劑,或將生薑切片,嚼姜知辛時服湯藥,以防藥液吐出。

4.脾胃氣虛,脘痛便溏,良姜可與炮姜同用。

5.脾胃氣虛,不能攝血,便血(遠血)色黑而溏,腹中鳴響,宜用炮姜或炮姜炭。

以上用姜的量,根據證候,參考病人平素飲食習慣,如喜吃辛辣者,用量適當加重。

(五)桂

桂辛甘而溫。桂枝通達表裡,桂心溫里暖胃,官桂通陽化氣。胃病中虛易兼胃寒,氣候一冷,胃中尤寒,用桂使胃得溫而氣暢血行,內寒自祛,腐熟水谷之功能得復。

1.脾胃氣虛兼寒者,黃芪配入桂枝,為黃芪建中湯主葯之二,建其中氣,補脾溫胃,並使補虛建中之性行而不滯。

2.內外俱寒桂枝配蘇梗、良姜,溫中祛寒而止痛尤良。

3.胃寒卒痛攣急不已,喜溫喜按,舌白脈細,肉桂甚有效,煎劑必須後下,研細粉吞服亦可,也可用肉桂粉與爛飯搗為丸吞服,作用更為持久。

4.胃寒痛引臍腹,或及於少腹,欲轉矢氣,可用官桂。

(六)廣木香、青木香

廣木香辛苦而溫,擅於行氣消脹止痛,青木香(馬兜鈴根)辛苦而寒,亦能行氣治胃痛。

1.脾胃氣虛,胃寒,用廣木香。胃陰不足,陰虛胃熱或肝鬱化火之胃痛,用青木香。寒熱兼雜者,二葯同用。

2.胃脘灼痛,兼咽干而痛,伴食物反流,宜青木香。

3.胃痛而兼頭暈脹弦,用青木香。辛辣食品所傷,用青木香。

(七)黃芩、蒲公英

二葯均屬清熱葯,胃病有熱者宜之,惟其苦寒之性,黃芩甚於蒲公英。

1.肝經鬱火,常用黃芩,胃陰虛而有熱,常用蒲公英,肝胃俱熱,二味同用。

2.胃病兼肝膽濕熱,濕偏重者宜蒲公英,熱偏重者二葯合用,並配茵陳、山梔。

3.孕婦胃熱,黃芩較好,兼能安胎。

4.胃痛如用溫藥理氣,可配以蒲公英,制其辛燥。胃陰不足,配用蒲公英,可防其里熱滋生。

(八)白檀香、降香

二葯均辛溫。白檀香祛脾胃之寒,理氣溫中定痛,降香祛寒理氣,兼入血分。

1.胃中寒凝氣滯,胃脘冷痛,白檀香配良姜或桂心,其效尤增;證兼血瘀,便血遠血,可用降香。

2.胃陰不足證候,原則上不宜運用,但值冬天胃中兼有冷痛,參用白檀香以緩其痛,短時用藥,取效較良。

3.胃中氣滯,欲噯不遂,胸悶脘痞,或兼腹中鳴響,可用白檀香木質,水磨服或研細末吞服,消其氣滯。

4.胃病卒然吐血,胃熱傷絡者,降香配黃連黃芩;肝火犯胃者,降香配丹皮、山梔、黃芩。降香降氣止血,屬繆希雍“吐血三要法”〔注〕中“降氣”之品。

(九)柴胡、蘇梗

柴胡微寒,蘇梗微溫,同具疏肝理氣的功用,胃病常兼氣滯,尤以肝胃不和證常用二葯。

1.脘痛及脅(一側或二側),口苦,宜用柴胡,水炙或醋炒。脘痛及胸,胸悶脘痞,口不苦,宜用蘇梗。

2.胃痛因受寒而誘發,宜用蘇梗,夏秋吃螃蟹誘發,用蘇葉、蘇梗。

3.婦女懷孕期,胃脘脹痛,無陰虛鬱熱之證,宜用蘇梗,理氣又兼安胎。

4.胃病低熱綿綿,少陽不和,宜用柴胡。

5.情懷抑鬱,誘發胃病,柴胡配合歡花。婦女更年期,肝胃不和,氣滯水留,脘痞隱痛,兼有面肢微腫,柴胡(或蘇梗)配天仙藤、益母草。

(十)陳皮、香櫞、佛手

三葯均為理氣葯,胃痛且脹,多有氣滯,不論虛證實證,均常用以配治。

1.按其辛香氣味,三葯大致相似,惟其溫燥之性,陳皮偏重,香櫞次之,佛手又次之。

2.胃脘脹宜陳皮,痛宜香櫞,脹甚配佛手,痛甚配延胡等。

3.舌苔白膩宜陳皮。舌苔薄凈,舌質微紅,胃陰不足,佛手仍可參用。

(十一)薤白、草豆蔻

二葯均為溫中行氣之品,薤白宣通胸陽,草豆蔻理脾燥濕。

1.薤白適用於胃寒且有停痰伏飲,脘痛且脹,胸膺痹阻,舌苔白或白膩,常配半夏,桂枝。

2.胃脘冷痛及於臍周,食欲不振,舌苔白膩,寒濕中阻,脾胃陽氣不運,宜用草豆蔻,常配乾薑(或炮姜)、厚朴等。

3.自胸膺至臍部均悶脹不適而屬寒者,薤白與草豆蔻同用。

4.一般濕阻之證,用苦溫化濕(平胃散)或芳香化濕(藿香佩蘭),效不著時,均可加用草豆蔻。

5.胃病口中多涎,口粘而不欲飲,均可用草豆蔻。

6.薤白系野蒜,如平素不吃大蒜,惡聞蒜味者,勿用之。

(十二)丁香、柿蒂

丁香與柿蒂慣用於胃寒呃逆,主要作用為和胃降逆。胃病患者,胃氣不和,常有氣逆,故可用之,丁香且有理氣定痛作用。

1.噯氣較多,食後噫氣而食物返流,味不酸者溢自食管下段,味酸者泛自胃中,只要沒有明顯的陰虛證,可用丁香、柿蒂配以赭石、半夏。

2.胃寒脘痛,伴呃逆噫噯,丁香、柿蒂配橘皮、白檀香,寒甚還可配肉桂。

3.胃脘嘈雜,欲進酸食,得醋可緩者,可用小量丁香,促進胃酸分泌功能。

4.胃鏡檢查,見有膽液返流至胃,胃液返流至食管,可在辨證基礎上加用丁香、柿蒂,有助於改善返流。

(十三)木蝴蝶、八月札

二葯均為疏肝理氣之品,可用治胃病肝胃不和之證。木蝴蝶性平,色白體輕,兼能利咽開音。八月札微寒,兼能除煩泄熱。

1.一般胃病肝胃不和證,二葯可作輔佐之品。兼有咽中不適,配用木蝴蝶,兼咽干者,加入麥冬,可作煎劑,亦可用木蝴蝶與麥冬作為代茶劑頻服,取效亦佳。

2.胃病心中煩熱,宜用八月札。胃中鬱熱,陰虛生熱,胃中失濡,灼痛隱隱,亦可用八月札。

3.食入即吐,胃中有熱,如用大黃甘草湯,可酌配木蝴蝶、八月札。幽門不完全梗阻,幽門水腫,嘔吐食不下,在辨證基礎上,可配加八月札,通草。

(十四)烏賊骨、瓦楞子

烏賊骨微溫,瓦愣子性平,均有制酸作用,適用於胃痛泛酸嘈雜之症。

1.烏賊骨制酸作用較強,且兼止血,可用於上消化道出血(遠血)。應研細末吞服。

2.瓦楞子制酸作用較遜,但兼能行瘀消癥,出血之後常多用之。

(十五)九香蟲、五靈脂

二葯均為行瘀定痛之品。九香蟲偏溫,其性走竄,兼能理氣;五靈脂性平,兼能通經和絡。

1.胃病久痛,痛位固定,舌質有紫色,二葯可單用或同用。

2.血瘀證兼陽虛者,宜九香蟲;兼陰虛者,宜五靈脂。

3.出血後胃脘痛仍作,宜五靈脂,不用九香蟲。

4.胃寒冷痛兼瘀,九香蟲配肉桂。肝胃不和氣痛,用疏肝理氣藥物效果不著,可加入九香蟲或五靈脂,行血以助理氣。

5.婦女經行不暢,月經前後胃痛輒發,可加五靈脂,胃痛而兼肢體痛,亦可加用五靈脂。

以上僅從藥物治療方面,加以討論。由於胃病的病因與生活起居、飲食、精神情緒密切相關,故必須注意做到生活有規律,勞逸適度、飲食宜熱宜軟,細嚼慢咽,食量適宜,戒煙禁烈性酒,消除憂慮,避免情緒過分激動,以利治療。此外,及時進行有關的物理化學檢查,其重要性亦不必贅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