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小袖珍的房子怎麼住人?

能塞張床、擠個沙發就不錯了!

而在英國有位老爺子

把地下車庫、陽光房、書牆、收藏室

甚至是大魚缸

都塞進了他僅66平方米的房子里

        

憑藉著這一奇葩建築

他還入圍了

2016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年度大獎

這位老爺子人稱老頑童

大名:理察·墨菲

是愛丁堡赫赫有名的建築師

        

房君私下想

他的出名說不準就是因為那

活潑調皮不安分的迷之建築風

其中奇葩之典型

就屬他自己的房子了

看似袖珍普通

實則暗藏玄機

        

老爺子的奇葩住所

坐落在一個滑坡上的十字路口

不水平的路面限制了創意空間

        

整塊地皮的面積大概有165平方米

但是大部分土地已被樹木佔據

老爺子又干不出來“毀林造屋”的事兒

留給他的只是緊挨路邊的這66平方米

        

從外觀看來

房君猜測應該是一棟loft

一樓是客廳

二樓是卧室

外加一個開了天窗的小閣樓

可是,現實顛覆了我的猜測

你能想像得出來嗎?

這房子居然有五層!

五!!層!!!

        

就像是小時候搭的積木

內設機關重重

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機關術

被老爺子運用得是淋漓盡致

進入其中

才能發現竟是如此神秘莫測、難以想像

        

        

首先從一樓來觀摩

看似寬敞的“大門”

滾輪緩緩挪動

這其實是車庫的出口

        

        

而旁邊這個狹窄的門

才是人通行的地方

現在總算知道了

老爺子對車是有多溺愛了

        

甫一進門

就好似落入了一片黢黑的密室

只有點點燭火在燃燒

        

只需要一扯

這個狀似老一輩家裡開燈的拉繩

黑夜就秒變白天

不過,你開的可不是燈

而是把整個屋頂都掀開了

        

        

別人家進門首先是開燈

老爺子進門

首先是把房子掀了

牛!

        

當第一束光照射進來

最先映入眼帘的

是非一般的客廳

彷彿是一個調酒吧

        

吧台下是供歇憩的小沙發

兩者互不違和、相得益彰

恰恰有種靜謐的神秘感

        

安靜下來,似乎能聽見潺潺流水聲

抬起頭一個碩大的魚缸

好似移形換影至海底世界

        

條條小魚游曳其中

不愧是老頑童

將多少人夢寐以求、無法實現的東西

在自家變成現實

        

打開客廳旁的雙重門

就是風景獨好的院落

客廳與後院相連

頓時成了四面通透的陽光房

        

        

不過,這還不是最驚艷的

最令房君羨慕和咋舌的

是這個鮮紅色大書櫃

更妙的是

配備了個移動電梯

        

        

因為空間有限

而老爺子又不肯用燈

書櫃雖大

但是光線並不明亮

於是,他打開這一扇扇窄門

自然光就立刻照了進來

        

在如此狹窄的空間

有如此反人類的設計

老爺子,你咋不上天?!

        

歐洲的住家設計

通常會設計信箱

而老爺子家的通信口

搞得像是地下黨傳送情報似的

投遞員從外面的投遞口遞信

小巧精妙、隱藏極深

老爺子再從書櫃下的暗門取信

        

        

樓上是老爺子的卧室

不規則的房門

落地百葉窗

睡眠空間乾淨整潔、舒適明亮

        

臨近馬路,光線獨好

拉上窗

又能回歸一片安寧靜謐的歇憩空間

        

走出起居室,就是整間房子里

除了老爺子的頭腦

最值錢的一處——收藏室

        

他的最愛都擺放在這整面牆裡

各式各樣的物件

復古又極具代表性

        

走入另一個房間

推開一面牆

哦,不,一扇窗

就是十字路口的大馬路

        

躺在飄窗上聽人聲熙熙攘攘

EXO ME?!

誰說這是飄窗了

不信你掀開木板瞧一瞧~

浴缸!!!

        

躺浴缸里看別人壓馬路

老頑童,你贏了……

        

話說,房君沒見過比這座屋子

更有“心機”的住宅了

好像每一面牆都可以推開

每一扇門後面都藏著間密室

        

臨近馬路

又要光線充足

又要安靜不被打擾

為了這個66㎡的小房子

老爺子可以說是耗盡了心思

        

對照著結構圖

一遍遍畫、一遍遍改

才有了這個任誰都會交口稱讚的作品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而老爺子家的高標配

即使是和豪宅相比

也絲毫不遜色

        

最後,房君友情奉上平面圖

想要copy這間奇葩住宅的房友們

可以行動起來啦~~

(不過,你能看懂嗎?)

        

        

        

        

參考來源